第七章 預測市場有效嗎? 跋一 我理解的巴菲特的價值投資(1 / 3)

第七章 預測市場有效嗎? 跋一 我理解的巴菲特的價值投資

1、視股票投資為正規事業。巴菲特說:“依我所見,學習投資,僅需深入研究兩門課程,即如何評估一個企業和如何看待市場價格。”任何想跟隨巴菲特邁出成功投資第一步的人,首先都必須視股票投資為一個正規事業。“每當蒙哥和我決定為伯克希爾公司買進股票時,整個過程就像要買下一個私人企業一樣。我們重視標的公司業務的未來發展遠景、公司經營者的素質以及交易價格。”巴菲特繼續說。

“投資人最重要的就是以合理價格,投資一個業務單純、前景明確、未來10到20年獲利穩定高速增長的公司。經過時間驗證,你會發現隻有少數公司才合乎這種標準。一旦發掘出這類優秀公司,就該大舉投資。”

2、增加投資規模。巴菲特坦言:“如果沒有找到我願意將十分之一資產投入並持有的股票標的時,就什麼都不買。因為如果我不想投資很多,就表示這個投資標的不怎麼樣。”那麼投資人到底應該持有多少種股票呢?巴菲特認為,必須視每個人的投資策略而定。如果你具備分析和評估企業的能力,就沒有必要分散持有太多的股票。那些廣泛分散投資的人通常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在做什麼。其實並沒有什麼硬性規定要求投資人必須在每個主要產業都有投資,你不必為刻意分散風險而持有四五十種甚至一百多種股票。巴菲特質疑道:“如果一家企業主覺得集團旗下隻要擁有10家公司就夠了,那麼這與隻想投資買進10隻股票又有什麼區別?”

廣泛分散投資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投資者不具備分析企業的能力,那麼像指數型基金廣泛分散投資並組合持股也許不失為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然而,我們得明白,過分分散的投資則分散了對個別績優股票的集中持有,從而使整體獲利空間受到壓縮。就連那些現代投資理論教父們都發現,分散85%的風險度,靠持有15種股票就可以辦到,而通常持有30隻股票就能使風險分散達到95%。 巴菲特表示:“如果你所投資的績優公司財務風險低,而且具有長期有利的發展前景,那麼為什麼還要將資金分散在其他標的上而不加倉現成的績優股呢?”

3、減少投資組合的周轉率。千萬不要誤以為經常買進賣出會提高投資組合的報酬率。我們都知道股票周轉率越高,產生的交易成本就越大,從而降低整體報酬率。對一些會被課征稅收的投資,高周轉率造成的損失更大。每次一有獲利就售出股票,資本利得就被扣稅。隻有持股不賣,投資組合中未實現的資本利得才是你的。假定當初決定投資該公司的背景因素都沒有改變,繼續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將可使未實現利益以複利形式增長。

麵對你的投資組合,就像是企業董事長麵對旗下所有轉投資公司一樣,母公司是不會輕易售讓“金母雞”的子公司的。不能隻為了眼前的一些蠅頭小利而放棄未來長期巨大的獲利增長空間。操作投資組合股票正如同經營企業一樣,投資者持有績優公司的股票,必須耐心又耐心,就像企業對其投資的事業所顯示出的那份執著是一樣的道理。

4、運用另類業績評估指標。價值投資的策略傾向於看重基本麵的評估,而不是價格。以基本麵導向來進行投資,連同集中持股的策略一起可以讓投資人更多地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有效降低整體投資組合風險。依據這種投資策略,當價格波動時反而可以使投資人用合理的低價格買入更多的績優股。反之,以價格導向策略進行投資,勢必投資分散,投資者與標的公司的關係也變得鬆散,每當價格一有波動,就急著想脫手手中持有的股票。基本麵導向的投資策略使投資人得以了解標的公司股票價格的長期走勢,因為股票價格終將反映該股票基本麵的價值。如果公司基本麵良好,股票價格自然上漲;基本麵轉差,股票價格當然要下跌。

依此基本策略,你已具備了成功概率較高的贏家優勢。相反,試圖推測短期股票價格走勢的投資方式則是必輸的玩法。雖然基本麵導向的投資策略並不以短期股票價格變化作為衡量標準,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價值投資不需要評估標的公司的業績指標,我們隻是用比較另類的指標去評價罷了。正如巴菲特一樣,價值投資人可以以標的公司未來的獲利增長來衡量投資組合的優良與否,比如以持有股票數乘以持有公司的每股盈餘,將其總和起來,就可以得知投資組合的總獲利能力。巴菲特解釋道:“投資人就像企業主一樣,目標都是使自己的投資組合或轉投資事業能在十年內或更多的時間裏獲得豐厚的利潤。”

5、學習思考概率。我們都知道巴菲特鍾情於玩橋牌,因此對他和蒙哥將玩橋牌的策略和投資策略來加以相提並論並不感到奇怪。蒙哥說:“我們的投資策略就如同玩橋牌一樣,就是要評估贏得對方的概率。”巴菲特最喜歡一本由西蒙(S. T.Simon)所寫的《為什麼你玩橋牌會輸》(Why You Lost at Bridge)的書,其中的見解可供價值投資者借鑒。西蒙認為:“除了真正的專業玩家以外,很少有人願意花費心力將數學原理融入橋牌中。但贏家通常不是靠非凡的牌技,而是靠敏銳的數學感覺。”

任何紙牌遊戲包括橋牌、二十一點等,都與數學有關。投資也涉及數學,但不需要什麼太高深的數學知識,大概隻要有高中程度即可。在投資過程中,數學的運用仍需要輔以主觀的概率分析,此種技能是由投資經驗累積而成的。巴菲特在很多場合都說過,他是一個生意人,因為他懂得如何投資,所以才能出類拔萃。

隻要你花時間研究股票,閱讀公司年報和貿易雜誌,潛心調查公司的基本麵變化而非股票的價格變化,自然而然你就能計算出概率來,同時也能快速掌握隱藏在股價變動後麵的公司基本麵的真實增長狀況。巴菲特指出:“你應該可以看到一些周而複始的商業模式和行為,而華爾街卻對這些視若無睹。”

如果你是重視公司基本麵的投資人,你就會發現你能夠輕鬆地思考投資獲利的概率,這也是你的競爭利基。西門說:“總而言之,無法將數學原理融入到橋牌中去的橋牌手,是難成大器的!”

6、認識誤判的心理分析。概率論創始者之一帕斯卡爾曾經說過:“每個人的心靈隨時都同時存在著正與邪的意念。”蒙哥也曾對心理學和投資之間的相互影響有過精辟見解,他認為:“人的心靈同時具有強大的力量和誤判的瑕疵。”心理學對於投資的影響非常重要,投資人即便在對公司基本麵和概率都掌握得很好的情況下,也可能因為情緒超越理性而做出不當的投資判斷。在那個時候,就是價值投資策略和其他投資策略再好也都將無濟於事。換句話說,單憑價值投資策略還不充分,還需要投資人有成熟的心理來配合價值投資策略。蒙哥說:“大家在采取價值投資策略前,都必須斟酌自己的心理狀況是否能配合。如果虧損使你感到非常受挫折,而投資過程中有時虧損又是無法避免的,那麼我建議你還是采取其他的傳統策略,免得使你的生活很難過。”巴菲特也認同這點,他說:“雖然公司的基本麵最終會反映在股票價格上,但如果你的心靈不夠堅定,你可能因為投資信念崩潰而變得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