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改變劣勢就是優勢:不斷武裝自己,不斷優化自己 4.擴大自己的優勢:不斷超越自己
人的一生由他的想法造就
俄國著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人的活動如果沒有理想的鼓舞,就會變得空虛渺小。”隻有先有夢想,然後才可能按照計劃去實現夢想,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如果你想著自己混個溫飽就成,那你肯定不能成為百萬富翁。 1995年,27歲的劉春儷成了下崗女工。經過一段時間後,劉春儷經人介紹,到了一家招待所做了一名客房部的服務員,開始了每天疊被子、打掃房間的工作。
劉春儷家裏有老人、有上學的孩子,花銷很大,而她每個月隻有400元的收入,這種情況常常讓她感到生活的巨大壓力,但劉春儷從未感到灰心絕望,她常常這樣激勵著自己:上帝對她關閉著一扇扇大門,一定是想引導她去找到那一扇實現成功的窗口。
1996年的一天,劉春儷像往常一樣,清掃招待所的走廊地毯,一位客人叫住她,讓她幫忙到街上買一塊香皂。劉春儷剛開始以為是自己粗心大意,忘了給客人房間配放一次性香皂,她急忙向客人道歉。但客人告訴她:“房間裏已經有一次性香皂了,可是我討厭用那種小香皂,體積太小了不好拿,容易掉,質量也太差。” 劉春儷幫助客人買回了香皂。
第二天,這位客人走了。劉春儷在收拾房間時,看到昨天客人買的香皂隻用了一點點,招待所配送的一次性香皂因為客人已經打開了包裝,也不能再用了。在將一大一小兩塊香皂丟進垃圾桶的時候,劉春儷突然心裏一動:客人出差在外,都喜歡方便,不願意攜帶大塊的香皂,而賓館酒店提供的香皂又因為體積小、質量差等原因不能讓客人滿意。這不僅有損於賓館酒店的聲譽,還造成了不小的浪費。
劉春儷分析了客人不喜歡小香皂的原因:一是質量較次,二是難拿難握,洗臉時缺少舒服的感覺;而賓館酒店方麵也不可能為了滿足客人的喜好而增加經營成本為客人配備大香皂。能不能做出一種折中的香皂,既能滿足客人的需要,可以增大體積,讓客人好拿好握,同時又不影響質量,不造成浪費,不提升成本呢?
連續幾天,劉春儷都被這個問題困擾著。
一天,劉春儷無意中被孩子們玩的塑料球吸引住了。她想:如果在塑料球的外麵包上一層香皂,即設計一種空心的香皂,這樣,既能增加香皂的體積,讓客人好拿好握,好擦洗,又沒有增加香皂的用量和成本,一舉兩得,這種香皂一定會得到顧客和酒店的歡迎。
劉春儷帶著自己的設想到了市內一家香皂廠。香皂廠的經理對此大為稱讚,但當劉春儷詢問他們工廠能不能生產這種香皂時,這位經理卻遺憾地告訴她,因為這種香皂的生產工藝與傳統香皂的生產工藝完全不同,因此,他們無法生產。不過,這位熱心的經理最後鼓勵劉春儷先去為這種產品申請一個專利。
1998年4月16日,劉春儷終於申請到了新型香皂的專利權。
接下來,便是漫長的技術攻堅。皂粒熔點的掌握、皂粒與塑料球的附著等問題都包含著極高的科技含量。為此,劉春儷不知道求了多少人,作了多少次試驗。
她經常用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段話來激勵自己:“一個人的一生,如同一個個環套起來的鎖鏈,如果其中一個鎖鏈改變了位置,那麼整個人生都會因此改變。”
劉春儷經過一年時間的不斷鑽研,空心香皂技術上的難關被一一克服。1999年,她的新型香皂已經達到了可以批量生產的水平。看到自己的創意終於變成了產品,從機器上“流”出來,劉春儷真正領略到了創業的艱辛與快樂。
劉春儷在報紙上刊登了廣告,有很多酒店和賓館直接和她訂貨了。沒過多久,劉春儷的專利——空心香皂就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麵。
劉春儷成立了一家公司,她從一個人人同情的下崗女工,變成了一個身價數十萬元的女老板。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你不甘心永遠貧窮,隻要你有自己的理想,並努力去思考,你就可能獲得財富。但是,你要安於現狀,任由命運支配,那麼,你就永遠不會擁有財富。
如果你不想白白浪費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那麼,在你的人生中、工作中,你就要有追求成功的理想,這個理想會影響甚至決定你以後的生活。如果你將你的人生理想隻定位於混一碗飯吃,那麼,你可能一生都在為了“混一碗飯吃”而“奮鬥”著,也很可能就連這“一碗飯”也混不到嘴裏。
你可以為自己設立一個理想,比如說,幾年之內你要為自己和家人積累多少財富,然後,在實現這個理想的過程中,一步一步按照計劃去做,你可以品味挑戰和拚搏的喜悅,你還可以為發現了一個新的自我而感動。一切生物中,唯有我們人類才擁有一項特權:這就是為自己設計命運,而不是屈服於命運的安排。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人生中的許多事情你是能夠做到的,隻是你不知道自己能夠做到;但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夠做到,並為之付出努力,你就一定能做到。 湯姆?鄧普西生下來的時候隻有半隻左腳和一隻畸形的右手,父母從不讓他因為自己的殘疾而感到不安,而是鼓勵他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結果,他能做到任何健全男孩所能做的事。
湯姆?鄧普西學習踢橄欖球,他發現,自己能把球踢得比在一起玩的男孩子都遠。他請人為他專門設計了了一隻鞋子,參加了踢球測驗,並且得到了衝鋒隊的一份合約。
但是教練卻盡量委婉地告訴他,說他:“不具備做職業橄欖球員的條件”,讓他去試試其他的職業。最後湯姆?鄧普西申請加入新奧爾良聖徒球隊,並且請求教練給他一次機會。教練雖然心存懷疑,但是看到這個男孩這麼努力,對他有了好感,因此就收了他。
兩個星期之後,教練對他的好感加深了,因為他在一次友誼賽中踢出了55碼遠並且為本隊掙得了分數。這使他獲得了專為聖徒隊踢球的工作。湯姆?鄧普西在那一季度中為他的球隊掙得了99分。
湯姆?鄧普西一生中最偉大的時刻到來了。那天,球場上坐了六萬六千名球迷。球是在28碼線上,比賽隻剩下幾秒鍾。這時球隊把球推進到45碼線上。“鄧普西,進場踢球!”教練大聲說。
當湯姆?鄧普西進場時,他知道他距離得分線有55碼遠。隊友們把球傳過來,湯姆?鄧普西一腳全力踢在球身上,球筆直地前進。六萬六千名球迷屏住氣觀看,球在球門橫杆之上幾英寸的地方越過,接著終端得分線上的裁判舉起了雙手,表示得了2分。比賽結束的哨聲響起,湯姆隊以19比17獲勝。球迷狂呼亂叫,為踢得最遠的一球而興奮,因為這是隻有半隻腳和一隻畸形的手的球員踢出來的!
“真令人難以置信!”有人感歎道,但是鄧普西隻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們一直告訴他能做什麼,而不是不能做什麼。他之所以創造出這麼了不起的記錄,正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告訴我,我有什麼不能做的。” 永遠也不要消極地認定什麼事情是自己不可能做到的。首先你要認為自己能讓“不可能”三個字從你的人生字典裏消失,然後要去嚐試,再嚐試,最後你就會發現“不可能”的事完全可以變成“可能”。 拿破侖?希爾在年輕的時候就抱著要做一名作家的雄心。他知道,要達到這個目的,自己必須精於遣詞造句。但是由於他小的時候家裏很窮,接受的教育並不完整,因此“善意的朋友”就告訴他,說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