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法則:獲取食物的最大營養 為什麼不能飯前空腹或飯後立即食用水果?(2 / 2)

首先,雖然空腹進食水果對人體有諸多弊端,但是,空腹吃水果也有其優點所在,這主要表現為:

水果中許多成分如維生素C以及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的植物纖維、果膠等都是水溶性的,這種水溶性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可迅速通過胃進入小腸吸收,空腹時的吸收率要比吃飽後的吸收率要高出許多。

水果屬生食,吃生食後再進熟食,體內就不會產生白細胞增高等反應,有利於保護人體免疫係統,從而增強防病抗癌能力。飯後吃水果則無此種保護作用。

水果是低熱量食物,其平均熱量僅為同等重量麵食的1/4,同等豬肉等肉食的1/10。先吃低熱量食物,比較容易把握一頓飯裏總的熱量攝入,有利於健康飲食“八分飽”的把握。

那麼,在空腹吃水果的宜與不宜之間,該如何權衡才能正確對待呢?其實很簡單,找一個時間差便是了。

我們的胃消化蛋白質的時間約為4小時,脂肪需要最少6小時,水果則隻需要1小時。也就是說,水果在進入胃部1小時後,便會被我們的胃消化,但前提是,此時胃中不應有其他同時入內的食物。因此,如果我們單獨吃過水果1個小時後再進餐,則水果便已經被消化掉了,不會再在進食正餐後,讓水果在胃裏與正餐中的成分排隊消化,從而造成腐敗了。

這樣就會引出另一個疑問,既然處於兩餐之間,餐前1小時的時間應該至少處於上一餐後多長時間呢?答案是至少2個小時。這也是從腸胃消化的角度上來進行分析的,飯後馬上吃水果,其水果中所含的果糖不能及時進入腸道,會被堵在胃裏,產生有機酸,從而引起腹漲腹瀉等疾病,會使我們的胃腸得不償失。而人在進食後,胃部對這些食物的消化過程所需的時間至少是2個小時。所以,所食用水果的最佳時間定在上一餐兩小時後和下一餐一小時前。

愛吃水果的朋友要注意了,即使是處於用餐2小時之後,但如果恰逢晚上睡覺之前,也是不能進食水果的,因為這個時候進食水果,充盈的胃腸會使你的睡眠受到影響,並且不利於消化,尤其是纖維含量高的水果,對腸胃功能差的人來說,更是有損健康。此外,涼性的瓜類在入睡前更應節製食用。

小貼士

如果實在抵製不住嘴饞,那麼晚上吃水果的時間要控製在臨睡前兩小時,這樣才有益於水果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