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法則:獲取食物的最大營養 為什麼說花生最宜水煮?
在日常生活中,花生的吃法多種多樣,可生食,也可油炸、炒、煮,在諸多吃法中,以水煮為最佳。為什麼這麼說呢?
水煮花生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化合物,如植物固醇、皂角甙、白藜蘆醇、抗氧化劑等,對防止營養不良,預防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具有顯著作用。
水煮花生可以降低黃曲黴菌的含量。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黃曲黴菌的農作物,黃曲黴菌毒素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強的致癌物,尤其是黃曲黴菌毒素B1,其毒性相當於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它的理化性質相當穩定,在人體內不能降解,隻能沉積在肝細胞中。當黃曲黴菌毒素沉積量超過人體的耐受力,便會引起肝髒的損傷,甚至誘發肝癌。而黃曲黴菌毒素有水溶性,如果先用流動的水浸泡、漂洗,再用幹淨水煮熟,經過這樣的過程,花生所汙染的黃曲黴菌毒素基本上能溶到水裏去,從這一點來講,吃煮熟的花生相對來說較為安全,也易於消化吸收。
小貼士
一般外觀呈黃綠色的花生是受黃曲黴菌毒素汙染最嚴重的,所以在煮花生前,要剔除這樣的花生。
如何挑選食用油?
人們攝入脂肪不僅因為脂肪能產生誘人的香味,而且脂肪中含有人體需要的脂肪酸,在體內發揮營養作用。食物油種類很多,應該如何挑選食用油?
1.重視油質,起碼條件是不含黃曲黴素、化學殘留物及變質成分。
2.最好選擇采取科學的物理壓榨工藝生產的油。
3.判斷油是否好,還應看脂肪酸含量,國際營養要求的標準是:
(1)飽和脂肪酸在油中的含量應在12%以下,否則吃多了同樣會引發高血脂、高血粘、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病。
(2)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分為兩種成分,一種是亞油酸Ω6,一種是亞麻酸Ω3,在油中Ω6亞油酸的含量應低於15%,Ω3亞麻酸的含量應高於2.5%~3%。這是因為亞油酸Ω6和Ω3不能由體內合成。隻能從飲食中攝取,故營養學家把它稱為必需氨基酸。植物油是必需氨基酸主要來源,它富含Ω6,而Ω3則多存在於海味、核桃、魚、綠葉菜中。Ω6及Ω3要有一定比例,應為4:1(最好是1:1),正常Ω6每天吃3~4克,Ω3吃1克,即可平衡。但我們一般人二者的比例達25:1,Ω3僅為需要量的1/10,產生平衡失調,對身體是不利的。
(3)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在體內由碳水化合物轉化,在油中含量應高於70%。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的作用,因此有保護心腦血管係統、降低糖尿病及癌症發生率的功能。
4.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最高的食用油有野茶油和橄欖油,這兩種是最理想的食用油。其次是芝麻油、花生油、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