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法則:獲取食物的最大營養 三類脂肪酸應保持怎樣的搭配比例?
在食用油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植物油及海洋魚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等)飽和脂肪酸(陸生動物脂肪)三類脂肪酸應保持怎樣的比例?
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農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等權威機構以及國內外營養學家都提出,應按照1:1:1的比例攝取油脂,即三類脂肪酸應大體均衡。
日常生活中,動物脂肪和其他食物中脂肪的攝入一般比較固定,而植物油脂的品種、食用量卻容易改變,因此,保持脂肪酸的平衡可以依靠植物油的調整來獲得。
植物油是不飽和脂肪酸的最主要來源。但每一種植物油的脂肪酸組成與比例都不一樣,有的相差甚遠。消費者可以在一段時期內幾種植物油交替食用,使攝入人體的脂肪酸種類、比例比較符合人體健康的需要。但交替食用,無法準確、定量的使脂肪酸的攝入達到平衡。
食用調和油是根據我國人民的習慣膳食中脂肪酸的種類、含量,將幾種植物油調和,使植物油中的脂肪酸配合食物中的脂肪酸後更趨於平衡,滿足人體需要,因此食用調和油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2002年7月,金龍魚推出了第二代調和油,由精煉菜籽油、大豆油、玉米胚芽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芝麻油、亞麻籽油、紅花籽油等8種油品調和而成,隨即拋出了“1∶1∶1”的宣傳口號,稱“新一代調和油巧妙結合了中國人飲食的實際情況,使人體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達到1∶1∶1的最佳比例,能確保營養均衡。”在具體的產品營養成分表中顯示三者的比例是“12∶44∶44”,這個意思也就是說,食用這種調和油,再加入正常攝入的肉類等食物所包含的飽和脂肪酸後的比例,就正好是1∶1∶1。
常見食用油的保健功效
市麵上銷售的植物油有很多種,每種油除了其原料和價格不同,重要的是其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同,所以也就具有不同的保健功效,現把各種油的保健功效介紹如下,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合理的選擇。
1.橄欖油
橄欖油被公認為“綠色保健食用油”。
這是因為橄欖油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0%以上,還含有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的角鯊烯、穀固醇和維生素A原、維生素E等成分,常食用橄欖油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在以橄欖油為主要食用油的地中海一帶的國家,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遠低於歐洲其他國家。
橄欖油還是營養素保存最為完整的油脂,常食用橄欖油還可預防鈣質流失、防止骨質疏鬆,預防消化係統疾病、膽結石、心髒病、高血壓,減少癌症發病率以及降低胃酸、降低血糖等。
2.茶油
茶油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素E、β-胡蘿卜素、角鯊烯、茶多酚等,在預防心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麵有一定功效。
3.花生油
花生油含有若幹抗氧化成分,包括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白藜蘆醇等,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麵有一定作用。花生油還含有一定量的葉酸,對預防新生兒神經管畸形有益處,故適於孕婦食用。花生油中的微量元素鋅含量較高,有助於增進食欲。
4.葵花子油
葵花子油的亞油酸含量極高,有所謂“亞油酸王”的美譽。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胡蘿卜素和礦物質鉀。長期食用,有助於女性美容。
5.大豆油
大豆油的脂肪酸構成較為合理,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E、維生素D和卵磷脂等,消化吸收率較高。對大腦發育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6.菜子油
菜子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消化吸收率很高。對成人有降低膽固醇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對兒童有促進發育,維持正常新陳代謝的功效。
7.粟米油
粟米油含有較為豐富的卵磷脂,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率。還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等,對維護女性皮膚健康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