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法則:獲取食物的最大營養 如何避免食鹽過量(3 / 3)

使用花椒須知

花椒具有去腥味、去異味、增香味的作用。

花椒含多種揮發油和芳香物質,除了有很好的除膻解腥作用,還有止關節痛、牙痛,溫中散寒的功效。

1. 熗鍋。如炒白菜、芹菜時,投入幾粒花椒,待炸至變黑時撈出,留油炒菜,菜香撲鼻。

2. 炸花椒油。用花椒、植物油、醬油製成“三和油”,澆在涼拌菜上,清爽適口。

3. 醃製禽肉時,放入大料、花椒。

4. 製成花椒鹽蘸著吃。

5. 醃製蘿卜絲、大芥絲、鹹菜時放入適量花椒,味道更佳。

小貼士

由於花椒為熱性調料,會使人燥不能忍,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所以夏天不宜食。

使用生薑須知

薑有獨特的辛辣味,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減少血清中膽固醇,解熱、鎮痛、防治感冒、散寒鎮咳等。

薑的吃法很多,倒如,喝薑湯,吃薑粥,煮菜熱油時放點薑絲,燉肉、煎魚加薑片,製扁食、水餃餡時加點薑碎,既能使味道鮮美,又有助醒胃開脾,提神,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和有助胃腸對營養成分的吸收。

不過,食用也有一些禁忌和不宜:

1. 不要去皮。有些人吃薑喜歡削皮,這樣做不能發揮薑的整體功效。一般的鮮薑洗幹淨後就可以切絲分片。

2. 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或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

3. 謹慎食用生薑紅糖水。從治病的角度看,生薑紅糖水隻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有胃寒、發熱的患者,不能用於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患者,但不能用於治療中暑。服用鮮薑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對其他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4. 不要過食。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口幹、煩渴、咽痛、汗多,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原則,不宜多吃。可以在做菜或做湯的時候放幾片生薑即可。

小貼士

薑爛了以後,會產生強致癌物質——黃樟素,所以爛薑一定不能食用。

使用料酒須知

料酒是一些人喜歡使用的調味品,使用時須注意些什麼呢?

1. 燒製魚、羊等葷菜時,放一些料酒可以借料酒的蒸發除去腥氣。

2. 加料酒的最佳時間應當是烹調過程中鍋內溫度最高的時候。

3. 炒肉絲要在肉絲煸炒後加酒。

4. 燒魚應在煎好後加酒。炒蝦仁最好在炒熟後加酒。

5. 湯類一般在開鍋後改用小火燉、煨時放酒。

小貼士

烹調菜肴時不要放得過多,以免料酒味太重而影響菜肴本身的滋味。夏季不宜飲用。

使用茴香須知

作為輔料,茴香可以去腥增香,尤其適合燉菜。有去腥、促進食欲、祛痰、驅風、抗痙攣、治便秘、延長睡眠時間等作用。有助於防治腸胃傳染病、緩解飽脹和腹部痙攣。

1. 燉牛肉、紅燒肉時可以放幾顆茴香。

2. 炒濃味的素菜時也可以放少量。

3. 醃菜、醃蛋時放一些能起到很好的調味作用。

4. 做味道素淡的菜以及燉鮮嫩的雞肉時不宜用茴香,否則味道過於濃烈容易掩蓋菜、肉本身的鮮嫩清香,適得其反。

5. 不可過量使用,因為八角茴香揮發油中含有黃樟素,有致癌作用。

6. 八角茴香為熱性食物,夏天不宜食用。

7. 孕婦忌食。

使用雞精須知

雞精是現代家庭常用的調味品之一,使用雞精都需要了解哪些常識呢?

雞精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等。

1. 因雞精本身含有少量鹽,使用時加鹽要少。

2. 雞精所含核苷酸的代謝產物是尿酸,所以痛風患者應少用。

3. 雞精溶解性較味精差,如不在湯食中使用時,應先溶解再使用。

小貼士

雞精含鹽,且吸濕性大,用後要注意密封,否則富含營養的雞精會生長大量微生物,進而汙染食物。

使用蠔油須知

蠔油都含有哪些營養素?主要用於何處用途?使用時須注意些什麼?

蠔油用牡蠣汁製成,又稱牡蠣油。蠔油除含有5%~8%的粗蛋白質以外,還含有糖類、有機酸、碘、鈣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尤其是所含的氨基酸種類有17種之多,其中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味鮮美而稍甜,有特殊的芳香氣味,主要用於鹹鮮味菜肴。

1. 蠔油中含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食。

2. 不可將蠔油加熱過度,否則鮮味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