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法則: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長期不吃早餐易患膽結石(2 / 2)

5. 百合粥二:新鮮百合60克,冰糖適量,加粳米100克煮粥。有清心潤肺之功效,對熱病後餘熱未清、虛煩驚悸等症,均比較適宜。

6. 蓮子粥:蓮子50克(在清水中泡4小時),大米25O克,加水煮粥,涼後加入適量冰糖。蓮子既能祛暑,又能益脾養心。

7. 山藥粥:取山藥200克切成小塊,加大米適量煮粥,涼後加入適量蜂蜜即可食用。山藥具有溫補脾胃,不燥不熱的特點。

8. 藕粥:將藕節切成小塊,加大米適量煮粥,再加白糖適量即可。藕具有清熱生津、開胃健脾和益血之功效。

9. 胡桃粥:取胡桃50克,大米250克,加水煮粥,涼後加適量蜂蜜即可食用。胡桃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又能益氣養血、清燥潤腸。

10. 紅棗粥:取紅棗50克,白木耳30克,大米300克,加水煮粥,涼後放入適量冰糖即可。紅棗、白木耳均具有滋陰潤燥、益肺補氣之功效。

11. 南瓜粥:將南瓜切成塊,加大米適量煮粥。南瓜具有潤肺益氣、降糖止痛的作用,尤其適合患糖尿病的兒童。

12. 黑芝麻粥一:取黑芝麻25克,糯米250克,加水煮粥,再放入白糖適量。黑芝麻具有補肺益脾、潤腸通便之功效。

13. 黑芝麻粥二:將黑芝麻適量淘洗幹淨,曬幹後炒熟研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芝麻可潤五髒,補虛氣。

14. 菊花粥:菊花50克煎湯,再與粳米100克同煮粥,具有清暑熱、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的作用,對秋季風熱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一定效果。

15. 玉米麵紅薯粥:玉米麵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紅薯有祛病延年功效。具體做法是:將玉米麵100克,先用涼水調成糊狀,待水燒開後放入,然後將切成碎塊的紅薯一並放入,輕輕攪動以防止玉米麵粘在鍋底。熬粥時要用文火,中間可點幾次冷水,玉米麵紅薯粥以不稀不稠為好。

對付秋燥的飲食要點

對付秋燥,除了食粥,還有哪些飲食要點?

1. 在進食的調理上,除遵照原有的葷素搭配、平衡膳食的原則外,要注意少食辛燥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等。宜食芝麻、糯米、乳品等柔潤食物。

2. 有病的人,秋季更需忌口。感冒發燒,切勿再吃辛辣食物。如今,各類麻辣燙、火鍋之類的食物已開始推出,哪怕味道再誘人,您也要忍一忍。

3. 久病之人,要忌食豬頭肉、鵝肉、魚腥類食物。

4. 經常患胃滿、嘔吐、惡心等病之人,最好少進甜食。

5. 滿臉長“痘”之人,或者患瘡痛腫毒之人應忌羊肉、蟹、蝦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6. 咳喘痰多之人,應忌酸澀之物,不過,可用梨和冰糖煮水喝,以潤肺化痰。

小貼士

深秋天涼,也可因時用些藥膳。秋季,五髒中肺氣當令,需要平補,適宜食用菊花肉片等藥膳。同時也可選用四季皆宜的藥膳,如茯苓包子、銀耳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