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法則: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吃飯時應保持輕鬆的心情(1 / 2)

第五法則: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吃飯時應保持輕鬆的心情

進餐時,應保持輕鬆的心情,方能使胃液分泌旺盛,促進腸胃的蠕動,而一家團圓享受晚餐,或與熟稔的朋友、情人一起進餐,氣氛融洽,消化功能便能良好;如果單獨一人進餐,尤其是一邊看報一邊吃,或是一邊想著尚未完成的工作,或是在煩惱、氣憤等情形下進食,容易產生緊張,並引起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

緊張對消化器官所造成的影響非常大,它能使胃腸的血管收縮,阻礙其活動,並抑製消化液的分泌,對胃而言,這是相當危險的事。

胃壁所分泌的胃液中含有鹽酸和胃液素等物質,能消化蛋白質。從實驗中顯示,如果把導管伸入胃中取出胃液,並倒在盤中的牛排上,過不了幾分鍾,牛肉就會被消化溶解掉。然而,胃液的消化能力既然如此高,何以不會把胃溶化掉呢?這是因為胃壁上的粘膜會不斷分泌粘液,以保護胃壁免於遭受胃液的侵蝕。

情緒緊張時,通過胃壁的血管便會收縮,血液循環變慢,粘液的分泌也較慢,而胃液的分泌卻並未減少,因而易導致胃壁穿透,造成胃潰瘍。胃潰瘍有些是經年累月造成的,也有的是在極短時間內發生的,一旦有突發情況,例如知道生意對象給的是空頭支票時,有人便會因此意外打擊而突然胃穿孔,此種情況一般稱為“突發性潰瘍”,往往在不到10秒的時間內發生。

當然,不可能一個人單獨吃飯一次,胃就穿孔一次,但若經年累月地養成習慣並持續下去,則胃潰瘍的發生幾率必會大增。

所以吃飯時,最好和家人、朋友、同事等在融洽的氣氛中進行,如果辦不到,則可一邊進食、一邊聽音樂,總之,盡量使自己在輕鬆的心情下進食。

多人同吃宜分菜就餐

在我們中國到處盛行大桌餐。不論是家庭用餐,還是宴會酒席,都是大桌餐。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飲食習俗,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糾正這種大桌餐的舊習,共同倡導、采用分餐製。

大桌餐不衛生

首先,許多人同在一桌上吃飯,每個人都要涉及所有的萊碟。這就給病菌製造了一個傳染疾病的條件。每個人都可能將自己體內的病菌傳給他人,同時又從別人那裏傳染種種病菌,相互間形成交叉感染,這是一種很不衛生的做法。據統計,全世界有乙肝病毒攜帶者2億,其中中國占1億,這與大桌共餐的習慣不無關係。

倡議分餐製

在國外,絕大多數場合下,都是采用分餐式,每人一份餐飯,其中包括所有的主食和各種副食,任你從容食用。這是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

針對中國會餐製的問題,會餐製的就餐習慣應改掉,應提倡實行分餐製。當然,在有些餐館,在進餐的方式上,近年來也有很大改進,會餐製改為了菜上桌後由看台的服務員依次向每位客人分菜就餐,進而又提倡“每人美”的進餐方式,即由廚房的廚師們將菜按人分成小份,由服務員直接將菜向每位客人依次奉上,這就進一步體現了文明和高雅,令客人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