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法則:走出誤區 避開禁忌 三、及時更換菜板(2 / 2)

合理的膳食的真正含義

合理的膳食應該注意結構均衡、營養平衡。

結構均衡是指飲食中所含的用於供給人體熱能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要合理。比較科學的比例是: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占每天能量消耗的60%左右,脂肪占25%左右,蛋白質占15%左右。

營養合理是指每日營養素攝入量必須做到均衡,動植物蛋白並舉,蔬菜水果補充。具體的比例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6∶1∶0.6。

由此可見,為人體提供熱能所需的三大物質中,占主導地位的是碳水化合物,而非蛋白質。

過多攝入蛋白質的危害

◆盲目地過量攝入蛋白質嚴重增加了腎髒的負擔。同時也增加了尿中鈣的流失,對骨骼健康造成了影響。

◆在過量食用蛋白質的過程中,人們的脂肪熱能不斷增加,已嚴重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占熱能食物總比重30%的限製。

◆根據高血壓監測資料顯示,我國35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已逾15%,並呈加速增長態勢,1959年隻有6.96%。而這種結果,大多是為增加蛋白質而過多食用肉類所致。

所以,以下人群尤其要注意:

1. 中老年人患高血壓、糖尿病的比例較高,本身就是腎病的高發群體,過多攝入蛋白質極可能導致腎功能下降,因此中老年人補充蛋白質應該適度。

2. 兒童也不宜過多進補蛋白質,以免引起營養失衡,造成齲齒、結石、營養性貧血等疾病。

3. 腎髒功能不好的人更需要嚴格限製蛋白質的攝入量。

吃過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後忌立即飲茶

長期以來,人們在吃完肉食、蛋類、海味等高蛋白食物以後,總習慣於立即飲茶助消化。不過,科學家研究發現,吃過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後立即飲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因為富含蛋白質的動物性食品(如羊肉、牛肉、家禽、水產品等)屬於酸性食品。它們在被人體消化的過程中,產生酸性物質。因此,人們在食用後,往往產生飯後飲茶的生理需要。其實,這樣做是有害無益的。

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與蛋白質結合,生成具有收斂作用的鞣酸蛋白質,這是一種具有收斂作用的物質,可使腸蠕動減慢,從而延長糞便在腸道內助流時間,結果是糞便中水分減少,排便困難,引發便秘。長此以往,還使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易被人體吸收,存在著誘發結腸癌的危險,有害人體健康。同時,鞣酸與蛋白質結合,影響腸道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降低了蛋白質的利用率。

同理,茶葉蛋的吃法也不可取。

所以,吃高蛋白食物後,不宜立即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