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層領導的我修煉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意思就是說,滴水見太陽,小事見精神。沒有小事的積累,何以成就大事?身為職場中層領導的你一定要有不輕視細微事情的好習慣,要知道職場的鬥爭是殘酷的,細節疏忽的破壞力有時是驚人的。世間之大事無不是由小事或積、或延、或變而來的,這樣的道理或許人人皆知,然而,如今仍有人輕視自己身邊的小事,仍不相信那些“沒什麼大不了”的小事對於造就一個成功者具有巨大的影響。
我們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組成的,但我們不能因為它小就忽視它。事實上,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者,他們與我們都做著同樣簡單的小事,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從不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是簡單的小事。
很多時候,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個毫不起眼的變化,卻能起到關鍵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始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責任心,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具有敏銳的判斷力,能夠對工作中出現的每一個變化、每一件小事迅速作出準確的反應和判斷。
案例:恰科年輕的時候,到一家很有名的銀行去求職。他找到董事長,請求能被雇用,然而沒說幾句話就被拒絕了。當他沮喪地走出董事長辦公室寬敞的大門時,發現大門前的地麵上有一個圖釘,他彎腰把圖釘拾了起來,以免圖釘傷害他人。
第二天,恰科出乎意料之外地接到了銀行錄用他的通知書。原來,就在他彎腰拾圖釘的時候,被董事長看到了。董事長見微知著,認為如此精細小心,不因善小而不為的人,非常適合在銀行工作,於是改變主意錄用了他。
果然不出所料,恰科在銀行裏樣樣工作幹得非常出色。後來,恰科成為法國的銀行大王。
在《收獲季節》看到有這樣一則真實事例:日本前任郵政大臣野田聖子是內閣最年輕的閣員,她是唯一的女性。誰能想到,她的職業生涯是從喝廁所的水開始的。野田聖子剛參加工作時,曾經在帝國酒店當“白領”。職業培訓期間,她負責清潔廁所,上司要求每天把馬桶擦得光亮如新。聖子從來沒有幹過這種髒活,一伸手就惡心得幾乎嘔吐。但是有一天,一位與她一起幹活的前輩擦完馬桶後,居然盛了滿滿一杯廁所水一飲而盡,意在向她證明,他清潔過的馬桶幹淨到了連裏麵的水都能喝。這件事聖子教育極深,於是她下定決心:“就算是一輩子洗廁所,也要當一個洗廁所出色的人。”在結束培訓的最後一天,她擦拭後照樣盛了一杯廁所水喝下。這一杯水,成為日後她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引申開來,就是做大事之前必須做好小事。小事的細節是什麼?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隻有保持這樣的工作標準,才能使工作達到預期的目標。注意小事細節不是空喊出來的。小事有時就是一種積累的經驗和習慣,當然,做好每件小事也是不容易的,它往往同你的教養、人格、胸襟、品質等緊密相關。
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如果你能夠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把平凡的小事做得很好,那麼你的人生之路就會越來越廣,成就大事的願望就一定能夠實現,你能把中層領導的點滴工作做好,以後你的晉升之路也就指日可待了。
如何將小事做好呢?
小領導時候也就是大領導的跑腿,你在做小事的時候不要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因為每個人都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大事。一方麵,你還沒有資格做,比你強的大有人在;另一方麵,你還沒有能力做,缺少做大事的本領和經驗。不管在哪個領域,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你都可能經曆一段或長或短的做小事的“蘑菇”期。
不屑於做小事的人做起事來十分消極,不過是在工作中混時間;而積極的人則會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為鍛煉自己、深入了解單位情況、加強業務知識、熟悉工作內容的機會,利用小事去多方麵體會,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且,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是會影響到同事及團隊的,積極的工作態度具有一種無形的感染力,讓同事都能被你的熱情所打動,於是形成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而消極的工作態度卻會像瘟疫一樣傳染到每一個角落,使整個團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成功人士區別於平庸之人的突出特征就是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小事細節像人體的細胞一樣,雖小卻舉足輕重。能夠把握細節就能於無聲處聽驚雷,就能找到人生的突破口。每個人都離不開細節,善於從小事做起,從小處見真知,就能為自己的成功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