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層領導的我修煉 給自己製定明確的追求目標
有些中層領導在單位做事情往往隻顧眼前,很少考慮長遠目標,認為那是大領導需要考慮的事。其實,在職場中,你做決定時,需要有長遠和短淺兩方麵的考慮,長遠的就是規劃目標。你的職場生涯,大概30到40年,而如果你在做重大決定時,隻考慮一年甚至幾個月的事情,那顯然目光短淺。
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一定要有未雨綢繆的準備,因為職場中具體的事情都是在時刻變化的,反倒是長遠的趨勢不改。趨勢是由行業和更大的環境來決定的,並非職場裏那幾個人能夠動搖。所以,你隻是考慮眼前幾個月,可能反而會失算,而想清楚長遠的趨勢,才有更大的把握。而更重要的是,你現時所做的決定,並非是為一時一刻服務的,而是為實現你整個職場理想服務的,也就是,每個決定都服務於幾十年的生涯。如果你不站在一個很長遠的角度來做規劃,那麼你可能隻會得到眼前的一點好處,卻離你的職場目標越來越遠。
要記得,你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職場理想,而不是在幾天內過得很好。難道你想一輩子隻在現在的職位上停靠到老嗎?就算你想停靠,有些單位還不給你機會呢,到時候你就卷鋪蓋等著走人吧。
案例:我有一個同學,他很有頭腦,讀研究生二年級的時候,別的同學在宿舍裏睡懶覺或打遊戲,而他卻跑到外麵去找兼職工作,早出晚歸,月收入5000元以上。後來股票大漲,別的同學隻是嘴上談論的時候,他把積蓄都投入到股票中去,結果到畢業時,別的同學都在焦急中尋找工作,而他卻已擁有幾十萬的資金,聯合一個合作夥伴開起了自己的公司。
我還有一個同學,在市機關信息處做科長已經5年了,卻絲毫沒有起色,導致他現在成天唉聲歎氣。其實,一開始這個同學是很讓人羨慕的,供職於旱澇保收的單位,還有公務員的鐵飯碗,別人間愛想要都難呢。隻是時間過去了5年,他還在原地踏步,別的同學卻一個比一個進步快。某次聚會我對他說:“你想過自己這輩子最大的目標嗎?不如給自己設定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把一個或多個你想去完成的夢想列成表單,擁有明確的方向更容易獲得進展。”於是同學排出自己急需要做的事:找一個能幫助自己的領導、專業進修、兩年買車、三年做副處……經過努力,現在我的這位同學已經做到了副處。
沒有清晰目標有時簡直是瞎子過河,瞎子過河自然是有可能掉進河裏喂魚了;雪地行軍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它極易使人患上雪盲症,以至迷失行進的方向。
如何讓自己有明確的目標,而不是瞎子過河或者雪地行軍般的狼狽呢?
最近,美國陸軍的研究部門找到了答案:導致雪盲症的元凶並非雪地刺眼的反光,而是它的空無一物。科學家解釋說:其實,人的眼睛總是從一個落點到另一個落點,在不知疲倦地探索世界。一旦連續搜索而找不到任何一個落點,它就會因緊張而失明。為了對付雪盲症,美國陸軍采用的辦法是:派先遣部隊搖落常青灌木上的雪。如此一來,一望無垠的白雪中便出現了一叢叢、一簇簇的綠色景物,搜索的目光便有了落點。
目標是人的靈魂,是職場行走中的一盞明燈。如果喪失了目標,那麼工作就會變得很無聊、空虛,找不到生命的落點,就會患上人生前進的雪盲症;沒有了誌向和追求,整天感覺無所事事,自然就感覺不到生命的意義和個人的價值,再加上生活的巨大壓力和與成功同事的巨大反差,自然會讓一個人變得沮喪,喪失前進的動力。
在職場中打拚,就得有清晰的追求和目標,並且不為外物所擾地走自己的路。同在一個公司工作,當同事遊手好閑時,你拚命從工作中學習經驗,甚至多做些職責以外的事,增長自己的技能;當同事晚上把業餘時間花在打牌、逛街或者睡覺上時,你可以去探索一些發財、創業的路,並朝之一步步地前進。幾年後,當別的同事還在原地踏步的時候,你可能已經走上了自己想走的路,過上了自己想過的生活。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設計者和工人一天一天地取得進展,城市才變得宏偉。因此要像羅馬人那樣做,並為你的目標訂好每周的工作時間表。把你的目標描繪在紙上,並列出完成目標需要回答的一些問題,以此作為你這段旅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