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條條大路通羅馬:商人的變通哲學 6.與時俱進,獨占鼇頭(1 / 2)

第九章條條大路通羅馬:商人的變通哲學 6.與時俱進,獨占鼇頭

“盛極必衰,月盈必虧”,這樣的辯證法同樣適用於商界。成功的商人向來以明察善斷,搶占先機見長。在經營自己的商業帝國的過程中,成功的商人深知,創新才能求發展,識時務者為俊傑。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傳統型產業必將在競爭中被淘汰,而新的產業一定與高科技密切相關。所以,企業的發展一樣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廣東新新日用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溫暢芬被譽為中國的“燙衣板大王”。誰會想到30多年前,他還是一個遊走於梅州一個小縣城的苦孩子。18歲那年,他毅然決定獨自外出闖世界,並選擇直奔廣州。剛開始他找到一份碎石工的工作,之後不斷換工作、打零工、進修。直到進了一家家具廠,他建議老板做燙衣板,當時這個主意不僅沒獲得老板的賞識和肯定,還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然而,溫暢芬沒有喪失信心,沒多久他從家具廠辭職,從一點一滴賺取原始資本開始,全力奔赴自己的燙衣板夢想。坎坷的創業之路,也是他於生產、經營等各方麵不斷拚搏、創新之路。剛開始,燙衣板的市場一時打不開,合夥人撤資,溫暢芬另辟新路:通過讓利的辦法與一家進出口公司合作,在讓利給對方的基礎上利用其出口渠道,大力開拓海外市場。不久,公司逐步邁上正軌,1993年一躍成為國內生產燙衣板的生力軍。接下來,他到香港參觀,到美國參加芝加哥家具博覽會,到德國參加工業產品展覽會……在大開眼界的過程中,溫暢芬發現,別看是小小的燙衣板,不同國家、地區的客戶要求不同,可創新的地方也不少,他所領導的新新日用品公司也隨之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擴張和技術革新。

1998年起,新新公司已從跟隨世界燙衣板潮流變為引導世界潮流了。目前,新新公司生產的燙衣板,有近40項發明專利,占領了美國70%的市場,且遠銷歐、美、亞三大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2006年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廣州市民營企業商會、羊城晚報聯合主辦的題為“‘藍海’創新企業贏利模式”的財富沙龍上,作為廣州新新日用製品有限公司董事、廣州市政協委員、市工商聯執委的溫暢芬談到自己的開發部時說:“我有一個很大的開發部,八九年前就有十多個人。有人說沒必要搞那麼多人,我說:不!設計100張圖出來,我能夠選中一兩張就不錯了。我們就是要靠新取勝。”創新,既是新新公司的生產經營之道,又是溫暢芬從一開始就秉持的發展理念:“我從來沒有追求‘最’字,從來都有一種危機感。因為我知道,沒有永恒成功的企業,隻有暫時領先的企業。”

如今一說到廣州的房地產,無人敢忽視合生創展的朱孟依,其在廣東商界的名聲確實可比肩李嘉誠在香港。

早在20世紀80年代,剛剛20出頭的朱孟依還是家鄉鎮上的一個包工頭,小小年紀卻目光遠大。與其他的包工頭不一樣,朱孟依把策劃投資與參與經營和地產開發捆綁在一起,幫鎮上建設商業街,同時獲得了該商業街租金的分紅權。一開始,他就是一個名不副實的包工頭,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地產開發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