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狂沙的曠世神秘——埃及文明 章一 在沙礫中紮根的王朝
C 41 THE ROYAL CEMETERY OF MEROE
在麥羅埃地區的埃及皇室墓地。大約在公元前270年到公園320年,麥羅埃王國的國王和王後在沙漠裏有自己的金字塔墓穴,綿延到城邦的東部。數百年來來很多王室成員都埋葬在這個小小的金字塔裏。
這個民族的生命深深地植根在這片廣袤的非洲沙漠裏,如果尊重這個古老民族的信仰,沙漠的存在也是對這個民族的注定安排。很多個王朝在這片沙漠裏隨著太陽起落,一個王朝衰落,一個王朝強盛,都關聯著沙土飛揚中的生命。
掀開埃及曆史的美尼斯
C34 THE UPPER EGYPTIAN FESTIVAL SHRINE
上埃及時期的節日聖地。這是由輕量材料建造成的獨特的建築物,然而它很有建築藝術的魅力,這個堅固的建築物被稱為“虛假的沒有任何內部房間的建築物。
當時不可一世的美尼斯加入了民族英雄的行列,是他讓上下埃及融合在了一起。有一塊來自那個時代的古物驗證了美尼斯為了上下埃及統一而做出的努力,納爾邁調色板是一塊帶著神秘力量的盾牌,頭戴白冠,手持權杖的美尼斯正在向敵人揮舞著利刃,甚至從這個畫麵上還可以聽到敵人倒下的呻吟聲和臨危命終的氣喘。當時,上下埃及為了爭奪糧食和水源,每個城邦都參與到了爭奪戰之中,整個埃及陷入了一片混亂。
占據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區的下埃及,國王戴著紅冠,以眼鏡蛇為保護神,以蜜蜂為國徽;代表上埃及的國王頭戴白冠,以鷹為保護神,以百合花為國徽;這兩個實力最大的城邦進行了殊死戰鬥,戰鬥中雙方都受到了嚴重的創傷,直到美尼斯的參與,才將下埃及國王的頭顱踩在腳下。
美尼斯實現了埃及的統一,其意義非常重大。埃及人民從此避免了南北紛爭的戰禍,整個埃及的經濟和文化融為一體,埃及逐漸形成了比較完善和穩定的國家體製。埃及文明從此超過了紛爭不斷的兩河流域文明。無論是美尼斯自己看來,還是埃及人民看來,這時的美尼斯都還不是法老,但是,他卻為未來法老地位的神化奠定了基礎,因為畢竟要成為法老,首先要成為埃及的王。不過,埃及文明的發展進程並沒有辜負美尼斯王的深謀遠慮,在經曆了三四百年之後,時間大致是在第二王朝末期,一個文明統一的埃及終於呈現在世人麵前。
C 62 sacrificial hall in the tomb of mereruka
Mereruka墓穴裏的祭室。在死亡階梯的上麵有個精致的雕像,它的意思就是臨介於“這個世界和下一個世界”。整個墓穴都是有石塊雕刻而成。而歸根到底這一石雕描述都是理想化,想象到的!
世界之都——底比斯
C120 General plan of Thebes
底比斯版圖,在尼羅河東岸有個古老的城邦底比斯,它象征著神所在的場所,想卡爾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在尼羅河的西岸就是滿藏著的王國。沿著河岸很長的小道就是王室的埋葬的廟宇。
在第五六王朝時期,上下埃及出現了曆史上的另一個繁榮時代。法老們用他們的恩澤哺育著他們的子民。據說,那時埃及的糧倉裝滿了麥子,有足夠多的啤酒和葡萄酒供人們享樂。這段時期,第六王朝法老佩比二世可算是享盡了埃及的美好生活,而他也是埃及曆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法老,執政時間達94年,在100歲的時候才壽終正寢,這在世界史上也是不常見的王者。
C 166 TOMB OF MONTEMHET IN WEST THEBES
底比斯西岸的蒙特霍特墓穴。一些讓人吃驚的建築成就是在上埃及王朝的早期,那時底比斯的高層階級的墓地就是最明顯的代表。
陽光之後必然會出現狂風暴雨。隨著生命的開始和終結,人們的生活狀態也發生了變化。祥和、富有、安逸的生活瞬間變成內在不穩定勢力的躁動和外來凶悍民族的侵擾。這些黑暗勢力以強勁的態勢襲擊著整個埃及,這個古老文明的國度忍受著這些幾乎沒有發展史的民族的戕害,他們毀壞著這裏的神廟,奴役著他們的肉體,摧毀著他們的靈魂。
C 154 _155 TOMB RELIEF FROM THE NECROPOLIS IN MEMPHIS
隻有底比斯和孟菲斯的墓穴才會被大肆的裝飾,高達的牆上畫著精美圖案。在塞加拉,圖案的裝飾在墓穴裏占重要的一部分。
NECROPOLIS OF DEIREL-MEDINAH Deir el-Medinah
整個墓丘建造在一個巨大的岩石坡上,每個墓穴的入口都很小,並且整個墓穴呈階梯狀。
然而要想重生,必然要出現新的王國,新的埃及局麵。時勢完全可以造就一個的偉人和一個社會的新麵貌,新王國終於出現了。奮起抵抗的英雄們用鋒利的利刃刺向每一位入侵的敵人,鮮血染紅了尼羅河水,新王國時期到來了。然而,新的時期沒有因為戰爭的消耗而過上貧苦的日子,荷馬在《伊利亞特》中這樣描述這座世界之都:底比斯的殿堂裏裝滿了財寶;底比斯的城堡高大雄偉,馬路寬廣;全副武裝的戰士日日夜夜在大街小巷巡邏;底比斯無愧是世界之都。
C 76 temple on the mountain of toth in western thebes
底比斯西部托特山丘上的廟宇。蒙特霍特普的墓穴即使屹立在整個山丘的頂峰上。墓穴的入口支架式古埃及最具有代表性的墓穴入口。
顯然,一個國度在一個時期的繁榮和衰敗是人們不可逆轉或為所欲為的,隻有人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來改變某種生活狀態,才可以把貧窮的日子變成富有、安逸的日子;才可以讓敵人成為自己腳下的奴隸,其實,這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如果沒有這種血與淚的洗禮,沒有這種殘酷的競爭,也許我們還處於茹毛飲血的野蠻時代。
C 65 statue of seneb and family
Seneb和家人的雕像,雕塑被深深的埋在墓穴的地表下麵。在雕刻的石塊上還可有文字記載。
高傲的圖特摩斯三世
C 98 sideview of the symbolic pillar of upper egypt in karnak
上埃及時期卡爾納克具有象征性的石柱,這是石柱的側麵。Mut是神賜予阿蒙的妻子,也就是圖特麼斯三世的妻子。兩人互相交臂相握。
他有著傳統國王的性格特點,那就是驕傲,並且很多國王都會認為自己的傲慢有何不可。他毫不謙虛地派人把自己的生前卓越事跡雕刻在卡爾納克神廟上。在3500年後,人們簇擁在精美的浮雕麵前欣賞著那壯觀的場麵,人們禁不住喊出了“古代世界拿破侖”,也許他還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稱號,因為他從來沒有打過一次敗仗。圖特摩斯三世繼承了新王國開創者們的勇武精神,用武力擴展自己的疆域。這種入侵外族疆域的想法應該源自喜克索人被擊潰之後產生的。於是,新王朝把戰火延伸到了亞洲,但是這些被占領的領土,在統治方麵存在巨大的風險,有時亞洲人會輕易地反擊,或許還會引起埃及本土的統治。要想解決這樣的危機,必須依靠更可怕的戰爭和完全的征服。
C 87 head of statue of king tuthmosis III
圖特摩斯三世的頭像。圖特摩斯三世是埃及三千年來記錄最完整的一位帝王,在他的廟宇和宮殿裏記載了生平的榮耀。
年僅10歲的圖特摩斯三世就繼承了埃及的王位,當時的國內政局並不安穩。當時掌握大權的是他的母親,聞名於曆史的哈特舍普蘇將大權攬在自己的懷裏。她去世之後,僧侶一致擁護圖特摩斯三世以阿蒙神的名義登上寶座。這時候的圖特摩斯已具備獨攬權利的能力了,對於任何想染指自己權利的人都會給予最殘酷的打擊,就像那個不知好歹的卡疊什國王成為圖特摩斯第一個打擊的對象。
C 175 TEMPL OF AMUN IN NAGA
阿蒙神在納迦的廟宇。它位於納迦沙漠地區的中部,也就是位於蘇丹的東北部。很多建築物都延續了古埃及的的特征 。
D 11 TUTHMOSIS IV
那是晴空萬裏的一天,卡疊什的聯軍縱情於美麗的大自然麵前,沒有士兵或軍官感覺到埃及人將給他們帶來的命運死神。圖特摩斯率領大軍疾速而來,他利用聯軍各自為戰的特點,製定了快速進攻的作戰方案。第二天,米吉多的守軍發現了埃及軍隊的戰旗,這時,圖特摩斯發起了進攻,整個聯軍瞬間被擊潰了。接著,年輕氣盛的法老開始對重要的關口進行了殘酷的進攻,不久,城邦因為斷水缺料失去了抵抗力,7個月後,守城的士兵投降了,卡疊什淪為圖特摩斯的階下囚,帶到埃及被活祭。
C 97 obelisk fo tuthmosis in karnak
圖特摩斯一世時期的卡爾納克方碑。在廟宇大門的前麵和門框的前麵,有數對尖形的石方碑,頂尖的部分是用黃金裝飾的,每天迎著太陽的升起。
攻占巴勒斯坦之後,新國王名揚四方,為新王國的建立樹立了權威。在圖特摩斯三世在位的這段時間,埃及的鐵蹄踏遍四方,在敘利亞、巴勒斯坦、努比亞等17次戰役中無一失敗,新王國的疆域得到了空前的擴展,成為當時地跨歐亞的帝國。新王朝給埃及帶來數不盡的財富,當時從中受益最多的是神廟裏的祭司們,他們的神廟裏堆滿了法老賞賜的財寶,因此,腐敗就像細菌一樣慢慢地傳播和滋生著。
C 100 festival of tutmosis III
圖特摩斯三世時期卡爾納克廟宇裏德祭祀大廳。在圖特摩斯三世時期,廟宇裏德空間並不是實際意義上的封閉空間,而是由很多石柱圍起來的大廳,上麵蓋上大石塊,進而避免陽光的直曬。
擁有了才情,卻丟失了權利
C 118 STATUE OF AMENHOTEP ,SON OF HAPU
阿蒙霍特普三世雕像,這一雕像在古埃及的藝術品裏算是很有藝術造詣之一,它體現了這個古老文明國度的人文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