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課|為什麼鋒芒畢露後前途卻無“亮”? 56 舍棄自吹自擂的處世之道,將讚美與恭維獻給別人
有一次,David 約了幾個朋友來家裏吃飯,這些朋友彼此間都很熟識。David 把他們聚在一起,主要是想借著熱鬧的氣氛讓目前正陷於低潮的朋友J 心情好一些。
朋友J 不久前才因經營不善結束了一家公司的經營,妻子也因為不堪生活的壓力正與他鬧離婚。內外交逼,他實在痛苦極了。
來吃飯的朋友都知道朋友J 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談與事業有關的事。
可是,其中的一個叫Richard 的朋友因為目前發了大財,賺了很多錢,酒一下肚便忍不住就開始談他的賺錢本領和花錢功夫,那種得意的神情讓在場的每一位朋友看了都有些不舒服。整個席間,失意的J 都低頭不語,臉色非常難看,一會兒去上廁所,一會兒去洗臉,後來還是提前離開了。
David 送J 出門,走在巷口時,J 憤憤地說:“他有本事賺錢也不必在我麵前吹噓嘛!”
Richard 犯了一個大錯誤,在別人麵前自吹自擂。他當然是掙了不少的錢,的確值得他自己高興一番,但是這種喜悅可以和朋友分享,而不是這樣大肆吹噓,特別是在一個失意的朋友麵前。
任何人都有自己得意之時,都有別人比不上的地方,而這些自吹自擂就會招到很多人的不滿。並且,花無百日紅,當你取得成就的時候你就自吹自擂,那麼在你失意的時候,別人又該怎麼看待你呢?
誇獎還是要從別人的嘴裏出來才真實,自己的吹噓不但招人反感,還會讓旁人產生不信任感,就是你吹得天花亂墜又怎麼樣。
所以我們要謙虛,不妨把你的誇獎之詞留給別人,讓別人對你產生好的印象,再讓誇獎之詞從別人的嘴裏說出來,這樣的效果可比你自己吹噓來得好得多。
小越是村子裏唯一的大學生,村裏人對他讚譽有加,張口閉口要自己的孩子向他學習。
暑假時,小越去看望同村的劉大爺。劉大爺指著外麵打工回來的兒子說:“你瞧瞧,當時讀書不用功,現在就去賣苦力!古話講得好,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啊。”言語中透露出對小越的羨慕和對自己兒子沒出息的遺憾和責備。
小越擺手說道:“大爺呀,您可說錯了。現代時代不同了,行行出狀元。我們讀書之後,也一樣要到外麵去找工作、打工,也要去賺錢過日子啊。隻是我還要多吃幾年父母的飯。如今大學畢業生工作也不好找啊,有的大學生本科畢業後還是又去讀技校,為啥?好找工作唄。您的孩子邊幹邊學,學個一技之長,可以當技工、技師,一點都不比大學生差!”
劉大爺聽得高興了,樂嗬嗬地說:“哈哈,還是讀書人有見識啊!”
結果,他們聊得很投機。
誰都看得出來,小越的確是比劉大爺的兒子要有出息,村子裏的人不是亂誇獎的,但是人不能借杆兒就上樹吧。如果在這次談話中,小越借別人對自己的誇獎開始對自己的成績自吹自擂,對自己的身份沾沾自喜,看不起劉大爺的兒子,那你可以想象得到,最後的談話該是多麼的尷尬。所以,小越是很聰明的,他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缺點”,誇獎了大爺的兒子,而且說得合情合理,讓大爺感到高興,雙方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縮短了。
莎士比亞曾說:“讚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心理學家威廉· 傑爾士也說:“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其他人的欣賞。”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適當的讚美對方,會讓你迅速獲得對方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