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 把好場合脈 為閑談場合做準備(1 / 1)

第十八節 把好場合脈 為閑談場合做準備

無論什麼場合都有一個進入角色的問題,如果在宣布一件事情之前說一聲“請各位注意!”或在開會之前說“我們開始吧”,這實際上是說“請大家注意聽”。這意味著客氣地請求在場的人停止交談及其他活動,將注意力轉向即將發生的事情上來。

閑談場合的第一步是作好聽的準備並且讓別人知道自己確實在全神貫注地聽,但這一步卻常常被人們所忽略。積極參與就是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說你已經做好了積極參與談話的準備了。

有人為參與技巧六要素(SOFTEN)做了說明。

SOFTEN是由6種最重要的參與技巧的英文首字母縮略而成。

S——微笑(Smile)

0——準備注意聆聽的姿態(Open Posture)

F——身體前傾(Forward Lean)

T——音調(Tone)

E——目光交流(Eye Communication)

N——點頭(Nod)

把上述6種技巧巧妙地結合起來會使人產生一種舒適和受到重視的感覺。其原因詳述如下:

一、微笑

微笑並非想象的那麼簡單,很多人在聽對方談話時常常會忽略這一點,他們隻指望對方不停地和他講話,而不注意自己是否會走神,臉上是否露出無所謂甚至是不友善的表情。微笑是友好和接受的標誌。男人尤其要多笑一點,因為他們平時沒有這個習慣。女人則要注意不可笑得太多,不然會顯得像孩子一樣。微笑是根據交談時聽到的信息內容所作出的反應,如果別人告訴你一則壞消息,決不能站在那兒傻笑不停。

二、準備注意聆聽的姿態

這是一種非語言交流形式,它表明你做好了聆聽並接受別人說話的心理準備。此時,你應全神貫注地麵對講話人端坐或者站立。站立時,兩腳平行放置,全身重量均勻分布,這表明你穩穩地站著而不是隨時準備抬腳就走。不要交叉雙臂或雙腿,因為這樣會給人以敵視或防備的感覺。如在美國,商務交談時談話人之間的最佳距離為3英尺左右。距離太近會使人感到緊張,人一緊張,聽力效率就會下降。

三、身體前傾

你不必侵犯對方的空間,當然也不應離得太遠讓對方不得不抬高嗓門。不要觸摸對方的輪椅,因為輪椅被看做是身體的一部分。交談的時候要時不時地將身體稍稍前傾以表示你在專心聽講,既保持機警又不失輕鬆的感覺。

四、說話的音調

這能表達出你對談話的興趣。如果你小聲嘀咕,提高嗓門或者低聲耳語,都會使談話變得更為複雜。不要朝盲人大聲喊叫。通過對男人和女人聲音的研究發現,聲音越低沉,聽者堅持的時間就越長。如果你很關注自己的聲音,如高度、聲調、語速、音量等,可以去征求一下對方的看法或考慮求助於專業人員。你的口音會影響對方的理解嗎?如果真是這樣,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糾正: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向演講專家求教;製定口音訓練計劃,或者去參加演講藝術培訓班。

五、目光交流

這是不用開口便可讓對方知道自己正在聆聽的最好方式。在美國聽女士談話時,你如果不看著她,她會認為你沒在專心聽。“讓我戴上眼鏡,這樣我就可以專心致誌地聽你們講了”,一位女士這樣對我們說。一個靦腆的男人不得不向他的朋友討教,因為他在與人交談時常常轉移視線,這影響了他的信譽和可信任感。有位同事在背後叫他“眼睛東張西望的家夥”。如果你的眼睛注視房間的另一頭,或者看著桌子上的東西,特別是看著鍾表,人們都會認為你沒有全神貫注地聽他講話。如果你同坐在輪椅上的人講話,你最好坐下來同他的眼睛保持平視。

雙方目光直接接觸時,切記不可死盯著講話的人,直勾勾地盯著人看被認為是威脅或騷擾的行為。

六、點頭

偶爾肯定地點點頭表示自己對談話內容認可或有興趣,但也不可像雞啄米一樣點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