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秉燭夜談(2 / 2)

貢王卻真的茫然了,他雖然知道在東邊,有一個日本國,還知道所有曆史上跟日本國的交流和齟齬,遠的不說,就是在康雍乾三朝的時候,日本還是一個國力積弱的國家,可是這幾十年,卻硬是將倭刀換成了堅船利炮,貢王曾今很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卻始終不得答案。

“是教育!是民眾開化!”吳祿貞輕輕的敲了敲桌子,道:“我這幾日讀了許多香港轉過來的書,當然是**,但是就是在這些所謂的**裏麵,找到答案,日本國維新之後,便廣泛西學,開化民智,才有了今天的強大。才能反客為主的欺負到咱們中華的頭上!”

這一夜,二人聊了很久,在貢王的腦海之中,如本國這個詞便揮之不去了。

回到王府,已經是第二日的清晨了,有了昨夜的談話,騎在馬上的貢王,滿腦子都是談話的內容,一路上都在想著教育,開化民智等等。

途徑殺虎營子道口的時候,正看見在一溜低矮的土牆跟上,幾個村民正叼著煙袋,揣著袖子,曬著太陽。一臉的迷茫和倦怠。

這樣的人,這樣的國,如何能強盛?

貢王將馬鞭丟給了旺達,便走進了書房,鋪紙磨墨,便記錄著昨天想到的事情。此時卻聽得外麵腳步聲音,原來是福晉善坤走了進來。

善坤依舊是那種得體的微笑,坐在了旁邊的圈椅上,叫侍女將糕點和茶放在書桌上,問道:“王爺昨日可是出府了?因何一夜不歸?”

貢王雖然此刻已經徹底放下了對善坤的芥蒂,但是想到善坤畢竟是京城王府的格格,又是肅親王的妹妹,因此便微微一笑,道:“我去見了一位老友,秉燭夜談,所以便沒有回府,府裏有福晉坐鎮,定然不會出什麼岔子。”

善坤笑道:“話雖然是這個理兒,但你是我的夫君,又是王府的王爺,我作為福晉的自然是要關心一下的,否則傳將出去,不知道有多難聽。”

貢王見善坤如此,便放下了手裏的筆,走到另外一側的圈椅上坐下,屏退了所有人,認真的道:“福晉,我問你,你在京中,自然是見到許多的世麵,你可見過東洋人?”

善坤不知道王爺好端端的,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但是見他表情嚴肅,便也認真的道:“我雖說是個王福東的格格,按照規矩是不能見府外的人的,但是我卻也接觸過一些東洋人,我哥子肅親王的府上,便經常有東洋人來拜見,我和肅親王福晉也和東洋女人吃茶聊天,不過是表麵上的過場罷了。”

貢王深吸了一口氣,道:“我想多了解一下東洋,不知道福晉有什麼方法?”

善坤嘿嘿一笑,道:“我能有什麼辦法,左不過去東洋一次不就成了?”

這原本上是善坤的戲謔之言,但是貢王卻是眼睛一亮,道:“福晉說得對!要了解東洋,便直接去一次東洋何妨?”說吧,便興衝衝的走到了書桌旁邊,援筆濡墨,草擬了一份奏折。

如果您覺得《末代蒙古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45/45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