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幫,在中國由來已久,據說是雍正年間由青幫三老創立,當時李衛見天下盜匪,基本上是控製了整個青幫,在官府管不著的地界,水旱碼頭的青幫填補了空白,不管是丟東西尋人等等雞毛蒜皮的小事,哪怕就是掃聽消息,隻要是拿著銀子,找到青幫的人,這件事多少會有個著落。
青幫曆來是門規森嚴,師父訪徒四年,徒弟訪師還要四年,要在青幫之中真正的掛名,需要足足的八年時間。八年時間過了,才僅僅是個普通的幫眾而已。
在青幫鼎盛的時候,從永定河道杭州的錢塘江,沿著京杭大運河兩岸數千個大小碼頭,實際上都是控製在青幫的手裏。
人一多,自然就有了規矩和家法。
於是青幫之中,竟然也學著朝廷的規製,有兵部,刑部,工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節製幫內所有可用的武士,甚至可以統一調配,刑部自然是懲戒那些犯了幫規的人,甚至還有私衙私獄,千裏追凶也不在話下;工部主要管理大小碼頭的程建和維護,必要的時候,各分舵香壇,也要興建,吏部頗有一些滑稽,算來是牽強附會,生拉硬湊的湊齊六部罷了,明麵上也擔著各堂主的任免升遷。
戶部主要是管賬的,青幫在輝煌之時,約有萬八千人,收入支出都不是小數字,由戶部統一調配。禮部便是主要操持新堂主上任受禮,還有老瓢把子金盆洗手等司儀,最最重要的,便是負責也其他幫會或者是衙門之間的走動溝通。
算來算去,青幫竟像是一個十足的朝廷模樣。
相傳,這青幫是雍正年間兩江總督李衛參與創辦的。當年雍正爺粘杆處掃聽消息,做髒活累活的,無不是通過青幫的手,但是年代久遠,也是無從可考了。
朱靈素便是青幫執劍堂的堂主,京城輩分第二,泛禮字輩。她進入青幫,並不是經過了八年之久,現在朝局這般的動蕩,青幫似乎也是放開了門戶,朱靈素隻用了一年,便做到了一堂堂主的位份上。
執劍堂的總壇,卻是離著北京城中心三裏多的東南方向。並沒有設立在繁華的內城,也是青幫日漸衰微的表現了。
在遠看,執劍堂的所在也是毫不出奇,三間的門房,倒是按照氣派做了三扇朱紅銅釘大門,看上去,這門房卻是除了大門之外,竟然什麼都沒有了,門口的影壁牆上,還用青磚雕刻了一個碩大的“忠”字。
看上去,竟像是一個尋常鄉紳家的宅院。
馬車在京師大學堂出來,除了東門,便直接來到了這座大院的門外,幾個渾身穿著玄色短袖的家丁忙出來迎接,將貢王爺抬了進去。
貢王爺直到此時,都沒有醒過來,之前聽嚴複說,洋人好像是對這個人用了麻醉,加上此人的傷勢實在是嚴重,能不能醒過來,都是另當別論了。
朱靈素將貢桑諾爾布安置在自己寢室的外間,主子都這麼做了,這些小廝們雖然是覺得不妥,但是也不敢出言反對的。
燕崇樓和裘任達,幾乎是繞遍了整個北京城,卻發現老一房的英雄都陸陸續續的搬離了北京這個是非之地。達官營外麵的鏢局,竟然一個都沒有剩下,原來滿街滿巷的當鋪,也都關張的七七八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