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佛餐:天人合一,心食共養 禁食肉類與佛家戒律(1 / 1)

第一卷 佛餐:天人合一,心食共養 禁食肉類與佛家戒律

佛家中有關修道者飲食禁忌的內容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不得食用肉類。

其實佛教最先起源於印度時,並沒有刻意和特殊的飲食規定。當時其信徒主要以托缽沿街乞討來的食物為生,不可挑揀選擇。因此施主舍與何物,便吃何物,隨緣而不攀緣。後來佛家內部對此做法產生了很大的爭議,一部分人認為如果施舍的是“三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便允許食用。而如果不是三淨肉,就是佛家所禁止食用的。而另有一種觀點則認為,吃肉的都是外道,其戒律不淨,並未真正進入佛家。真正的佛教信徒是禁食所有肉類的。許多大乘論經都對食肉進行了嚴格禁食的戒律,並對其過失和戒殺、斷肉、佛餐

的功德作了著重講解。

佛家認為修行者食肉會產生多種過失,《佛說勿食眾生肉》對此進行了明確詳細的分析解釋。將其總結後,主要包含有以下幾方麵:

佛說眾生平等,所有生物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眾生因緣輾轉,彼此實相互為六親眷屬。殺生食肉就可能殺掉自己前世的父母、兄弟,因此應當戒殺斷肉。

殺生食肉會令人心生恐怖,內心生出惡種,逐漸淡漠慈悲之心,因此不應食肉。

動物所進之食不甚潔淨,因此不得食肉。

愚癡、未獲覺悟的人才會喜愛食肉,因此清靜者不應食肉。

食肉會損害修行者的身心健康,並且妨礙修持;食肉會導致口臭,使人飲食無度、噩夢連連;並且食肉的修行者會生眷留塵世之心,因此不得食肉。

獵殺、屠宰、販賣等都為謀取利益。正因為食肉者有所需,才會導致這些罪惡的事情發生。因此不得食肉,這樣就可避免、杜絕這種不良現象。

佛祖慈悲,對待眾生猶如一子,不允許自己的子女被屠殺,修行者不得對此心生違念,因此不得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