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佛餐:最自然的健康秘方與心靈處方 中國茶:民族之味,民族之魂(1 / 2)

第三卷 佛餐:最自然的健康秘方與心靈處方 中國茶:民族之味,民族之魂

茶有健身、治疾之藥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國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群體茶藝活動。

飲茶始於中國。茶葉衝以煮沸的清水,順乎自然,清飲雅嚐,尋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點。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衝泡技術不一,泡出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

品茶的環境一般由建築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飲茶要求安靜、清新、舒適、幹淨。中國園林世界聞名,山水風景更是不可勝數。利用園林或自然山水間,搭設茶室,讓人們小憩,意趣盎然。

中國人種茶,製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曆史,名品薈萃。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君山銀針、六安瓜片、黃山毛峰、祁門紅茶、都勻細毛尖、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等並稱我國十大名茶。此外太極翠螺、雲南普洱、峨嵋珠茶及凍頂烏龍亦都遠近馳名。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我國是茶的故鄉,茶在中華各族人民的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茶乃天地之靈物,生於名山秀水之間,與青山雲霧為侶,而得天地之精華。蘇東坡曾寫詩讚美說:“從來佳茗似佳人”。茶有萬種風情,無窮魅力,既令人消魂,又啟人心智;晉代“夢筆生花”的大文豪江淹將茶稱之為“瑞草魁”,它可助詩興使雲山增色,可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消虛火而延年益壽,可探玄虛、參造化、滌心源、出塵表,使人明心見性。文化名人林語堂先生概括得最妙,他說:“隻要有一隻茶壺在手,中國人到哪兒都是快樂的”。

作為舉國之飲,茶被賦予了太多的內容,可謂雅俗共賞,老少皆宜。茶能除煩滌塵土,使我們獲得心靈上的輕鬆與寧靜;茶能清心明誌,顯示我們高雅的修養。茶正是以其深刻的內涵,被譽為20世紀“最文明的飲料”。

茶的世界流光溢彩,茶的內涵博大精深,茶伴隨著我們民族已五千年,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鑒於此,我們選擇了“茶思妙想”這一主題,讓學生通過一係列識茶、解茶、品茶、用茶活動,了解茶的世界,感受茶的內涵,品位茶的文化,創新茶的用途,挖掘茶的妙用,激發學生愛茶、愛中國傳統文化,在不斷探究、體驗、感悟中,發展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茶是一種生活方式

中國是茶樹的發源地,因而也是茶的故鄉。常聽人家說:“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而“茶”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少說也有3000年以上的曆史。近幾十年來,茶學和植物學研究相結合,從樹種及地質變遷、氣候變化等不同角度出發,對茶樹原產地作了更加細致深入的分析和論證,進一步證明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中國是世界上飲茶製茶最早的國家。中國茶,特別是各種名茶,可以說是“馳名中外,譽滿全球”。中國茶每到一處總是最受歡迎,得到的評價也最高,於是中國茶葉傳遍全球,居世界上三大無酒精飲料之首。中國有“茶葉祖國”之美稱,而中國茶葉也被世界人民稱為“綠色的金子”. 茶也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象征性的符號。

茶味人生

茶,似乎隻是人們生活中的一種飲品,有時候卻能折射人生。每一泡茶的滋味,因著環境、氛圍、氣候、同飲者的不同,讓人生發出不同的感懷。茶本身、茶與人、茶與禪,亦有著很多因緣故事,或感傷,或動人,或銘心刻骨,或溫煦如春,不僅值得細細品味,且能滌盡塵勞,是非放下,安然麵對生活中的種種。

茶道道茶的妙用

茶是世界著名飲料之一,我國是盛產茶的故鄉,相傳在4000多年前的神農氏時代已經發現了茶,所謂「神農嚐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就是這段傳說史實的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