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佛餐:最自然的健康秘方與心靈處方 茶有獨特的藥用
傳說:在遠古時代,神農氏為拯救人民,采集百草嚐試以發現治病救人的草藥。一日神農采集草藥嚐試,遇毒暈死於茶樹下,正當口幹舌燥,五內若焚時,忽見幾片葉子飄落。因而取來食之。古代茶的發現,是由於它對人體的解毒治病作用引起人們關注而作為藥用的。茶的藥用又是人類從直接含嚼茶樹新鮮枝葉、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並富有收斂性的快感開始的。
那麼茶的藥用具體有哪些呢?
飲茶能使人健康長壽。
飲茶能利尿解毒,預防老年性白內障。
飲茶能提精神、去疲勞,助消化、解油膩。
飲茶能防治心血管疾病。
飲茶能消炎殺菌,防治腸道傳染病。
茶能防治齲齒,消除口臭,防治口腔炎和咽喉炎。
飲茶能預防呼吸道感染,能抗輻射。
飲茶能防暑降溫,解渴生津。
飲茶有防治貧血的作用。
茶能明目、治目疾,益氣增力。
飲茶具有抗癌作用。
飲茶能減肥美容。
濃茶漱口的醫療保健作用。
飲茶能延年益壽。
茶能升高血液中的白血球,治白血球減少症,治糖尿病。
另外從生物化學和醫學的角度看,茶葉的還有令人少睡、安神除煩、下氣、止渴生津、去痰、療瘺、怯風解表、堅齒、療肌、強心、降低高血壓發病率、降血脂、治肝炎、解毒、解酒、沉澱水和食品汙染的礦物質有害離子(如汞、砷)、抑製病毒、和胃、止瀉、通便等功效。看來飲茶既能防病,又能延年益壽。故人們出於對茶的喜愛,甚而認為“茶”字本身就是“長壽”的象征,造“茶”字即是“二十”加“八十八”,等於一百零八歲。
茶在三國時神醫華陀在《食論》中雲:“苦萘久食益思意”,飲茶的益處得到進一步的認識。唐朝陳藏器《本草遺》說:“止渴除疫,貴哉萘也……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隨息居飲食譜》謂:茶能“清心神醒酒除煩,涼肝膽滌熱消疫,肅肺胃明目解渴”。《本草備要》說:茶可“解酒後油膩、燒炙之毒,利大小便,多飲消脂肪、去油”。明代顧元慶所著《茶譜》中,對茶葉功用的敘述則更為全麵:“茶能止渴、消食祛痰、少睡、利尿道、明目益思、除煩、去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唐代劉貞亮更總結飲茶的好處為“十德”,即“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去病氣;以茶養生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嚐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誌。”文豪蘇東坡亦酷愛飲茶,他深有體會地說:“人固不可一日無茶”。
茶既有諸多好處,民間以茶治病的方法亦不少,在此茲錄如下:
紅茶止痢:染有痢疾病,俗稱“蹲肚”,常用來年陳紅茶,越陳越好,用土罐以明火煮沸10多分鍾後,冷卻到水溫30度左右口服,即可使痢疾好轉,再煮服一次,即可痊愈。
鹽茶消炎:染有痢疾病,大便如水的人,可取曬青毛茶10克左右,用土罐在炭火上均勻考黃,略顯焦味時,沏入沸騰的水,待土罐冷卻,再在土罐內傾滿開水,煮二分鍾左右,沏上用火燒紅的鹽巴(鹽的數量,視土罐大小而定,以適口為宜),即可沏在茶碗裏服用,連續三碗,即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