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飲食禪典與生命機趣 清心明目:六安瓜片(2 / 2)

離欲上人是臨濟宗二十一代禪師,他的聲名影響都很大。他一生建寺弘法,化度甚眾,住錫四川樂至報國寺前後達五十餘年,於1992年4月預知時至,安祥坐化,享年105歲。離欲上人晚年身體仍然很健康。他雖然年齡大了,但仍神清氣郎,目光炯炯,視明聽聰,步履輕健。

離欲上人的長壽健康的秘訣,就是在於他善調心,時刻在修習中去掉一些有損健康的惡的心。他在晚年的時候,還自己的長壽秘密告訴給門下弟子:自己披剃出家為僧以來,時時都是堅決根除妄念惡心,發勇猛心修習。在一切時間中,不分行住坐臥,動靜等相,都保持無妄念和保持善心,這樣疾病自然就減少了,並能健康長壽。

去除欲念心病愈

過去有一位叫鄺子元的翰林,被外放到邊遠地區去做小官,10餘年不得升遷還朝,心中悶悶不樂。久而久之,釀成心疾。每遇疾病發作,則神誌模糊,自言自語。不發病時,與正常人無異。有人對他說:“真空寺有一老僧,不用藥物,就能治愈心病。“鄺子元就去請這位真空寺僧診治。老僧診察後說:“相公之病,起於煩惱,生於妄想。妄想有3種:一種是追數10年前的榮辱恩仇、悲歡離合及種種閑情,這是妄想過去;二是事到跟前,畏首畏尾,猶豫不決,這是妄想現在;三是期望日後榮華富貴,功成名就,子孫代代做官,這是妄想未來。這3種妄想,忽然而生,忽然而滅,佛家稱作“幻心”。能明白這是妄想,從而斬斷妄想的念頭,佛家稱為“覺心”。所以說‘不怕欲念生,就怕覺醒遲’。若心中沒有過高的追求,哪裏還會有煩惱呢?”鄺子元覺得老僧的話很有道理,並照著去做,屏除欲念,萬事皆空。如此月餘,心病痊愈。

《理虛元鑒·序》中曾有“不通天、地、人,不可與言醫;不通儒、佛、仙,不可與言醫”的話。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清靜無為”,佛家的“四大皆空”,中醫的“恬淡虛無”,都有相通之處。這些觀點,單就養生治病來說,確有深奧的道理和實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