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飲食禪典與生命機趣 禪師和學僧
??? ?一位和尚跪在一尊高大的佛像前,正無精打采地默誦經文。長期的修煉並未使他立地成佛,他因此而苦悶、彷徨,渴望解脫。正好,一位馳名中外、雲遊四海的哲人來到他身旁。
?“尊敬的哲人,久仰久仰!弟子今日有緣見到你,真是前世造化!”和尚來不及站起,激動得顫顫巍巍地說,“今有一事求教,請指點迷津:偉人何以成其為偉人?比如說,我們麵前的這位佛祖。”“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跪著。”哲人從容地講開了,聲如洪鍾,縈繞殿堂。
???? “隻是因為跪著?”和尚怯生生地瞥了一眼佛像,又欣喜地望著哲人,“這麼說,我該站起來?”“是的!”哲人向他打了一個起立的手勢,“站起來吧,你也可以成為偉人!”
“什麼?你說什麼?我也可以成為偉人?你……你……你這是對神靈、偉人的貶損!”說著,和尚雙手合十,連念了兩遍“阿彌陀佛”。“與其執著拜倒,不如大膽超越。”哲人像是講給和尚,又像自言自語,頭也不回地走了。
????“超越?呸!”和尚聽了哲人的話如驚雷轟頂,“這瘋子簡直是褻瀆神靈!罪過!罪過!”說著,虔誠之至地補念了一遍懺悔經。
?
古籍《養性延命錄·教誡篇》中寫到:少不勤行,壯不意時,長而安貧,老而寡欲,閑心勞形,養生之方也。年少時行為勤勉有度,壯年時能注意時令世事的變化,年長時能安於貧困,年老時能清心少欲,心態清閑、形體適當勞動鍛,這些都是有助於養生的措施和方法。
自我陶醉
從前,有一個住在鄉下的青年人。有一次,他到城裏去辦事,偶然間看到宰相的女兒。她長得非常美麗,可說是絕代佳人。
青年人回來以後,整日整夜都在想念她,可是想不出好方法能夠和她交談一次,於是弄得他麵色憔悴,害起相思病來,倒在床上,病勢一天天沉重起來。
他的父母和親戚朋友,為他十分憂慮,就問他說道:“你究竟為了什麼事?生起這樣的病來?”他如實地回答道:“我那天看到公主,美麗極了!很想與她交談,可是不能滿願。因為我日夜想念,憂愁成病,如果不能得到她,我一定會死去的。”
他的親戚和朋友就安慰他說道:“我們可以為你想辦法,使你得到和公主交談。這下你可以放心了,再不要這樣憂愁了。”這個年輕人聽了很高興。過了兩天,他的病就好起來。於是,他的親戚朋友就繼續騙他說道:“我們已經替你想了一個方法,但現在公主還沒答應。”他聽了以後,竟高興得笑起來,自己對自己說道:“她一定會答應的,我去叫她,她一定就來。”
這個青年人,被美麗的謊言騙得心花怒放,病竟然不治就好了。
人要能看清苦的形成和苦的消失,就不會再受製於苦,而達到快樂的境界。而且還要守護自己感官不被外在的刺激侵入,這樣就能保持心靈寂靜,調馭身心克製自己,這才是正確的淨化和修養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