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雷恩(David Raine,1960年--)(2 / 3)

問:你是否知道你幹錯了什麼?

答:是的,我坐下來仔細研究了我從1983年6月至1984年中期我所犯的每一個錯誤。可能,我所犯的最嚴重錯誤是,在股市已處於相當熊市,道瓊斯指數從1296點跌到1078點,但我仍然像1982年8月至1983年6月的牛市中一樣的幹法,繼續積極買入。我也犯了另一個錯誤,即買入那些跌的過深的股票。我指的是我當時正在買進已經下跌15%至20%的股票。你至少應該買那些跌幅離它們盤整區百分比很小的股票,否則風險太大。

問:是否因為你感到自己已經能克服所犯的錯誤,盡管1983年中期至1984年中期你幹得並不好,但你還是有了信心?

答:是的,因為我研究的很深入,也決定要嚴守規則,我想我會幹好的。所以我也參加了1985年的全美投資冠軍賽,最後我以161%收益率贏得股票投資冠軍。我再次參加後兩年的競賽,1986年和1987年都獲得大大超過100%的投資回報率。我一次又一次地達到同一水平,我隻挑那些具有所有我所喜歡見到特征的股票。

問:前麵你說過,你把你所能找到的每本有關股市的書都讀了。對於一個真正想成為成功的股票交易人的初學者,你能開出一個什麼樣的書目?

答:基礎讀物的第一本,我建議是歐尼爾的《股海淘金》,另一本書是尼古拉特瓦斯所著的《我如何在股市上賺了二百萬》。這本書很有趣,你能學到很多東西,盡管不少人嘲笑他的書名。另外一本我打算推薦的書是《一個股票交易工作人員的回憶錄》。李弗寫過一本很薄的書叫《如何交易股票》。以上所有的都是好書,但你從市場本身學得可能更多。

問:通過自己不斷記交易日記,你學到了些什麼?

答:應用歐尼爾有關選股規則,不要買跌的過深的股票,要盡可能嚴守紀律;你越能約束自己,你的市場表現也就越好。你越打聽秘訣,打聽小道消息,你越可能虧錢。

問:你能否敘述一下你的選股程序?

答:我從瀏覽股票圖表開始,寫下技術走勢強的股票。把所有我想詳細研究的股票都記下來。

問:你的公司對7000種股票都追蹤,一般來說你不可能對7000種股票都看一下,不是嗎?

答:在總共7000多種市場股票中,我大約一周可以看4000種股票的圖表,所以我看了大半數據。不要忘記大約有1500至2000種股票交易價格在10美元以下,我一般不想看這些股票。它們處於低價總有它的道理。

問:有人說,那些人們通常不注意的股票,有時是最值得買的,您覺得呢?

答:有時候是這樣,但是更多的是這類股票成年累月地總是呆在那裏。我寧可等到他們自己證明能上漲到15美元至20美元價格範圍內。

問:在你閱覽了圖表,記下你有興趣的股票後,你接著對所挑出的股票怎麼辦呢?

答:在挑選股票上,我通常先要檢查他們5年來的收益增長紀錄以及最近兩季度的收益,並把它們與上一年度的水平相比較。季度收益的比較可以看出收益增長率是否減慢。例如,過去5年都有30%的增長令人印象深刻,但如果最近兩季度隻有10至15個百分點的增長,這就給你一個警告,是否高增長期已經過去。當然,這兩個因素,即5年收益增長紀錄和最近兩季度收益增長紀錄,在我們公司報告中以歸結為EPS(注 EPS是每股收益,即上市公司淨利潤/總股本。如果PES是負的話,表示虧損。)一類的數據。

問:對EPS數據你找什麼樣的?

答:EPS當然越高越好,至少達到80,最好90以上。實際上我所買的許多股票EPS都在99。不少人認為,收益好,反映的是過去的業績,而買股票是買預期。但對幾百位大贏家股票的分析我們發現,許多情況下,收益好往往要持續一陣子。有時一隻股票盡管收益率好,但股價老是不動。這通常是整個大市太弱,股價被拖住了。而一旦大市減了磅,這些股票就衝上屋頂。

除了EPS以外,我還用相對強度指標(RS)來選股票。這個指標很重要,它們的相對強度至少80,最好大於90。我同時也應用行業相對強度指標來選股票。在美國有《每日投資報》,把各行業股票分成0至200個等級。我一般選擇前50名的行業。

問:如果你嚴格隻買入具有高的相對強度指標股票,你如何避免有時可能在股票處於頂部時買入?

答:因為我第一步先查閱圖表,往往先把漲的過分遠離他們底部的股票排除在外。那些有高相對強度指標的股票經常一連好幾個月一直表現出眾。例如微軟公司股票,他在50美元一股時的相對強度是97,但他最終漲到161美元。通常,我寧可挑選相對強度為99的而不挑95的。然而,一旦相對強度指標開始下跌,我往往就拋出股票。我不僅注意相對強度指標數值,也注意相對強度的趨勢。一旦相對強度開始打破上升趨勢,我就很小心,即使它仍在80以上也不例外。

問:我想你是以這樣的次序來選你的股票名單,先查EPS,再查相對強度指標,是不是?

答:在運用指標選擇股票時,我大致第一考慮的是相對強度指標。在許多情況下,在公司很好的收益報告出來之前,相對強度指標已經跳了上去了。

問;在查閱了相對強度指標、EPS和行業相對強度後,你下一步怎麼走?

答:我查詢流通股數。我找少於1300萬股,最好隻有500萬股到1000萬股的股票。數目超過1300萬股的股票都已經太成熟了。他們已經送配拆細過幾次了。這是一個供需關係,因為供應充裕,要股價上漲,需要花很多錢。

問:此外你還找什麼?

答:還需要看到一些機構持有,因為他們才是真正能夠推動股票上漲的動力,但不希望太多機構持有。我認為,1%至2%的共同基金機構持有是一個理想的範圍。

問:還有沒有其它選股的重要因素?

答:有的,應有些吸引人們買該股票的新東西。例如雷寶旅遊鞋很熱門,康柏的便攜式電腦十分好,微軟在軟件界是老大等等。你不要去玩通用電氣公司的股票,因為一般他們沒有什麼真正熱門和嶄新的東西。事實上,這些百年老公司已經靠邊站,他們需要做的是如何努力擺脫這種困境。

問:我想你如果搜索7000種股票,一定有一大批股票符合你的標準吧?

答:平均來說大約有70種符合標準,因為要求他們全部符合條件是困難的。隨後我把這70種刪至7種。我挑選那些能滿足全部特征而築底情形甚佳的股票。我也考察這一股票過去的表現,例如股價是否翻倍,我所買入的股票有許多在我買入前已經漲過兩倍或者三倍。

問:你事實上要買曾經漲過一倍的股票,認為這是建立在長期基礎上的因素?

答:是的,因為這正向我表明有一些不平凡的事正在發生,隻要情況正常,漲一倍可能僅僅是個開始,它可能再翻一番。總之,我挑市場上最強的股票,包括在收益上最強和技術圖表上最強。

問:由於你的選股程序極為嚴格,你所挑中的傑出股比例是否很高?

答:不是,大約隻占一半,因為我平倉認賠很快。我的最大虧損是7%,往往我會更早拋出虧錢股票。我一年中依靠很少幾隻股票賺錢,他們價格翻二至五倍。這些交易所獲得利潤足以打發所有微小的虧損。我一般對最傑出的股票持有6個月至12個月,表現不是(很)強勁的(股票)3個月,虧損股票則少於兩周。

問:你對你買入的股票有沒有一個價格目標?

答:沒有,我一般等股票上漲,盤整,然後突破下跌,我就賣出股票。

問:你是否認為人們隻應該使用市價單?

答:在一個不活躍的市場中,隻是來回買賣,你可以下限價單。但如果你真的認為股票就要上漲,這是你買入股票的唯一原因,你就沒有理由為了一點價格差而斤斤計較,買就是了。當股市下跌時,也是同樣,認為股價要下跌了,立刻按市價賣出。在1982年,我得到了一個有關市價單的教訓。我打算買入德克斯頓公司的股票,當時價位是15元一股,我想以14又3/4美元買入。第二天該股跳了1/2點,我前一天可以15元吃進的,現在要我以16又1/2美元買入,我當然不肯追,結果該股票最終竟漲到45元一股。

問:你的交易風格中一個要素是你當股價創新高時買入股票,你好象不考慮基本麵方麵的條件?

答:在某些情況下,也考慮他們。但是我要買股票,就希望有最多賺錢的機會。當一隻股票離開築底的底部向高點上漲,會有許多人早已在高處買入抱著虧損等幾個月。其中一些人很想打平手平倉,這就是股價上漲產生了許多阻力線。

問:所以一隻股票衝出新高後具有更多的上升空間?

答:對!由於在你之前已沒有其他人處於虧損狀態,而希望抓住第一離市機會。每個人都高興。

問:但是不利的情況是,你等股票創下新高,可是不多時,市場會再次把它拉回交易範圍。這種情況下,你如何避免被洗盤出場?

答:你可以根據成交量知道許多情況。如果一天股價創新高,成交量增加一倍,情況說明許多人對這股票感興趣,願意買它。

問:所以成交量是作為避免被洗出場的重要篩選工具。

答:是的,如果股票創下一個新高度,而成交量隻上升10%,我就會警惕。

問:你在股票突破創新高的第一天買入,還是等它盤整幾天後買入?

答:我想股票一創新高就買入。

問:如果在高價區買入了股票,然後股價又拉回原來的區間,在什麼點你認為這是一種假突破?舉個實例,假設一隻股票交易區間是16元至20元,它突破而上漲到21元,你買入了。兩天之後股價回頭到19元,你如何處理?

答:如果一個股票重新退回原來交易區間,我有一個規則就是至少砍掉50%的持有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