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歎父德行喻
——適當中肯,以身作則
【佛語】
昔時有人,於眾人中,歎①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②不盜。直作實語③,兼行布施④。”
時有愚人,聞其此語,便作是言:“我父德行,複⑤過汝父。”
諸人問言:“有何德行,請道其事。”
愚人答曰:“我父小來⑥,斷絕淫欲,初無染汙⑦。”
眾人語言:“若斷淫欲,雲何生汝?”
深為時人之所怪笑。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在眾人麵前讚歎自己父親的德行,他這樣說道:“我父親非常慈悲、仁愛,不傷害別人也從不偷竊,耿直爽快,實事求是,還行善積德,施舍財物。”
當時有一個蠢人,聽到別人這樣說,也有了這樣的念頭,他說:“我父親的德行,超過了你的父親。”
大家就問:“你父親有什麼好的德行,請說他的事跡。”
蠢人答道:“我父親從小就斷絕淫欲,從來都沒沾染這種髒事。”
大家又說:“如果斷了淫欲,怎麼生的你呢?”
當時的人們深覺荒誕不經並加以嘲笑。
【禪心】
牛皮吹爆了的時候,才會發現自身的渺小與可笑。
讚美是人類的一種品德,但是溢美之詞反倒會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正如孩提時代的吹氣球遊戲一樣,適量的空氣可以使五彩的氣球漂浮在空中,但如果過多地給予它外界的空氣,它便會在你的手中瞬間爆炸,直嚇得你哇哇直哭。
相傳有一個寺廟,它保留了一個古老的傳統,那就是當寺廟裏有人犯錯誤或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情的時候,這個寺廟裏的人對他不是批評或指責,而是全體將他團團圍住,每個人一定要說出一件這個人做過的好事,或者是他的優點。
寺廟裏的每個人都要說,不論方丈還是小弟子,也不論時間長短,一直到再也找不出他的一點點優點或一件好事。
犯錯的人站在那裏,一開始心裏忐忑不安,或懷有恐懼、內疚,最後被眾人的讚美感動得涕淚橫流。眾人那真誠的讚美和誇獎,就如一副良藥,洗滌掉他的壞念頭和壞行為,使他再也不會犯以前犯過的錯誤。
愛是包治百病的良藥。僧眾們要做的便是用愛來喚起犯錯誤者的良知,因為愛可以包容一切的罪過,可以使邪惡的人自我悔過。讚美便是愛的良藥中一味清熱解毒的甘草。發自真心的讚美之詞當然是人人樂於接受的,但當你的言語超出了常規的界限開始變成拍馬屁的時候,總會因為引起人們的反感而倉皇收場,因為馬屁拍不好是會拍到馬蹄子上的。
可是,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樂此不疲地跟在上司或者老板後麵拍馬屁。悲哀的是,另有一些人總喜歡被人拍馬屁,似乎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體驗高高在上的感覺。周瑜打黃蓋,這兩種人可真是對了口味。他們似乎忘記了,自己靠拍馬屁爭取過來的位置,終有一天會被別的馬屁精給拍走,沒有真才實學是永遠無法站穩腳跟的。
同時,也應該為故事中蠢人的父親感到悲哀。身為一個孩子的楷模,竟然沒有一條值得孩子炫耀的資本,那這個父親是何等失敗啊!“子不教,父之過”,蠢人會有如此的行徑,有一半的罪責應該歸咎於其父親身上。隻是愚人不懂得變通,既然他自己沒有一個好父親,那麼為什麼不從自身做起,“不害不盜,直作實語,兼行布施”,從而為自己的孩子樹立起一個良好的典範,使得父以子貴、子以父榮呢?
從現在做起,改變自我,把誇讚別人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增強自身修養和內在實力上麵,那麼在不遠的將來,你便會收獲別人對你羨慕的眼光和盛讚的詞彙。
隻是,務必要記住的是:假如有人虛假地拍著你的馬屁,你就應當尥起你的蹄子給他看。還是從你這裏,開始杜絕這個惡性循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