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股價,心中無股
作為股民,平時想的最多的無疑就是股價,想未來的股價會漲還是會跌。但凡買過股票的人都知道,買賣股票要賺錢,最關鍵的就是要準確地預測出未來的股價是漲是跌,預測對了,就能賺錢,預測不準,則會虧錢。預測股價是漲是跌,最常見、最流行的方法就是技術分析。技術分析方法也有很多種,包括K線圖、蠟燭圖、波浪理論等。但技術分析的本質是相同的,即根據股價以往的走勢,來預測未來的走勢。
電視上也經常會有這樣一些股票節目:觀眾向專家打電話谘詢,一聽到股票的名稱或代碼,那些技術分析家就會馬上操作電腦,打開一隻隻股票的走勢圖,首先將股票過去和現在的走勢分析一番,再預測一下未來的走勢會怎樣,應該怎樣進行操作。這種股評家被人們視為“看圖說話”。
技術分析專家認為,隻要知道過去的股價和成交量,就能預測出未來股價的走勢,好比算命先生一樣,隻要知道人的生辰八字,就能預測其未來的命運。很多人都認為一些專家預測股票的走勢非常靈,但巴菲特並不相信那些股市預測專家和股票預測軟件。他曾說:“投資者期望那些技術分析預測專家會告訴自己在未來幾個月內如何炒股票、賺大錢,那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幻想。如果真能夠賺大錢的話,他們自己早就賺發了,也就不會告訴投資者。”
從10歲到20歲,巴菲特研究了10年的技術分析,每天都在畫圖表,算指標,但投資結果卻非常失敗。直到後來,他遇到了證劵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才走出了這一迷途。格雷厄姆曾告訴巴菲特說:“技術分析有多麼流行,就有多麼錯誤。”巴菲特聽後,既不相信技術分析,也不再做技術分析。
到現在,巴菲特做了一輩子投資,他根本不相信有人能夠預測股市,他說:“我從來都沒有見過一個能夠預測市場走勢的人。”他既不相信任何股市專家,也不相信任何炒股軟件,畢竟他多年的投資經驗告訴自己:沒有任何人,也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準確預測出股價的漲跌。
既然預測不了,最好的方法就是不進行預測。在1988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說:“對於未來一年的股市走勢、經濟動態以及利率,我們不做任何預測。過去不會預測,現在不會預測,將來我們也不會預測……過去,我對預測股市的短期波動一無所長,當然,現在的我依然一無所長。實際上,我對未來六個月或未來一年、兩年後股市的走勢都一無所知。”
股神巴菲特從來不預測股價的走勢,既簡單,又省力,但卻能夠成為世界富豪;而很多股民天天都預測股價的走勢,既複雜,又費心費力,結果不但賺不到錢,反而卻總是虧得一塌糊塗。其中的原因就是:做根本無法成功的事情,最終隻有死路一條。
在股市中,若要做到“眼中無股,心中無股”,就可不關注今天漲明天跌,就可從容不迫地等待利潤的翻倍。若要做到“眼中無股,心中無股”,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開始做起:
首先,不要將炒股看作是自己的中心工作,要知道自己還有其他寄托。這樣一來,就不會為那幾分錢、幾毛錢的漲漲跌跌而煩心了,即便是自己的股票被套了,也不會因此而想不開,畢竟在自己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事情等待自己去做。
其次,要有灑脫的態度,即使自己的股票被套牢了,也要學會看開。既然股票已經被套牢,不管自己的心中怎麼有股,也不可能將股價拉升,即使是寢食不安,也於事無補。
再次,要有發展的眼光和對大勢的分析能力。縱然自己手中的股票被套牢了,也會有解套的機會,所以說,過於計較短線的套牢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吃透巴菲特
有人曾這樣說:“炒股就像是談戀愛,你越是對它用心太專,就越容易受傷;反之,你越是對它滿不在乎,就越有收獲。”古人所說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股市上,大勢跌宕起伏,就是要攪動你的內心,讓你失去方向。而唯有做到眼中無股,心中無股,才能在不斷的動蕩中如磐石一樣堅定,才能獲得穩健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