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對方根本沒把自己的小作坊放在眼裏,薑貴琴心裏踏實了。開始時,她每天隻送一家,直到後來,她才慢慢發展到5家、10家,不到1年的時間,隻要是這個小廠在城裏選的銷售點,走不出二三百米就一定可以找到薑貴琴的醬鴨翅售賣點。僅僅1年時間,薑貴琴靠跟在人家後麵賣醬鴨翅賺了17萬元。
後來,那家小廠又開始增加一些類似醬燒鴨掌、醬燒鴨頭等其他產品。薑貴琴還是抑製住了馬上跟進的念頭。她知道跟在後麵的人的最大優勢就是在後麵能清楚看到前麵所發生的事情,以及這些事情所帶來的後果。而且既然是跟,那就不能心急,等等看,人家什麼好賣,再決定跟什麼。她特意交待送貨的夥計,讓他們每天送完貨後,等到那小廠的售賣點商品賣完後才回來,統一向她彙報“偵察”的結果。等到小廠的新產品銷售半個月之後,她才考慮是否要增加新品種。就這樣,她不緊不慢地跟在小廠的後麵,輕輕鬆鬆地發著自己的財。
到1997年時,薑貴琴的醬食小作坊規模已經發展得與那家小廠不相上下。她開始小規模地著手拓展那家小廠以前沒有鋪貨的街道和社區。此時她也已經琢磨出了一種新的醬料,生產的鴨翅味道更香濃。但是,她並不急於將這種鴨翅推向市場,依舊保持著足夠的耐心,一邊等待時機,一邊繼續研製著新品種。這年年底,薑貴琴的資金積累已經達到了將近50萬元,新廠房也已經竣工,而薑貴琴對市場銷售渠道、銷售環境等更是爛熟於心。她準備抓住春節這個時機,加足馬力,一舉超過那家小廠。
農村很多小廠在春節期間都給工人放假,停止生產。薑貴琴則將廠裏的工人組織到一起讓他們加班,每天多付3倍的工資,當天的加班費當天就結清,年三十加班每人再另發500元獎金。同時,薑貴琴又將那家小廠放假回家的工人招來了15個,承諾在放假的這段時間裏,每天的工資是那家小廠的2倍。從陰曆臘月二十到正月十八,薑貴琴將產量提高到平日的5倍,產品品種由5種增加到了11種,其中不但有老品種,還新增了她自己研製的新品種。同時將送貨的時間進行了調整,不單每天下午的送貨時間提前了整整2個小時,而且還專門增加了一次上午的送貨。
春節期間是副食消費的旺季,大家無事在家,親朋好友相聚總難免要喝點酒助興,而薑貴琴生產的醬食成了最好的下酒菜。春節前後短短一個月,薑貴琴工廠的利潤相當於平時的6倍還多。
春節過後,市場依然紅火。薑貴琴工廠每天保持的送貨品種至少在11種以上,並且不斷有新的品種推出。每天上、下午各送一次貨的製度也得以保留,從此,消費者隨時都可以享受到薑貴琴廠生產的新鮮食品。那家小廠等春節後再恢複生產時,才發現江山已經易幟:顧客大都跑到薑貴琴那邊去了。
薑貴琴這種創業贏利模式叫作策略跟進模式,但之所以能圓滿地完成這種商業模式,創業成功,實在是得益於她有紮實的實幹精神,有耐心從小事做起。薑貴琴的耐心與謹慎終於結出了碩果。如今,薑貴琴當初緊跟的那家小廠,早已不是薑貴琴的對手。現在薑貴琴盯上了城裏的另一家大型醬食連鎖店。她悄悄地跟到後麵,慢慢地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成熟時一舉超越。
對於這一點,沃爾特?屈默勒這樣寫道:雖然年輕人往往不乏各種創業精神,但他們常常缺少耐心。在這方麵,曾經滄海的商務人士具有優勢。理想主義和缺乏耐心往往使年輕人誤入歧途,盲目采取快速擴張的經營哲學——“追求規模第一”——這也是眾多“網絡人”所推崇的。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經營方式具有合理性,特別是對於招聘網站這一類的企業,因為它們的競爭優勢在於其網絡規模。但是,對於大多數創業企業來說,快速擴張這一策略並不適用。在我研究過的失敗的企業中,很多都是由於擴張太快而燒盡了資金。創業者當然都是雄心勃勃,希望生意越做越大,但是要成功,還必須有耐心從小事做起。
即便成功之後,創業者依然要有紮實的實幹精神,無論大事小事,都還是要有耐心去做。有人問他一個經過諸多艱難之後終於擁有自己公司的朋友,當其出任董事長之後的感覺怎樣?他的回答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他說:作為一個擁有自己公司的創業者,即便做到了董事長,還是要做大量的艱苦工作,要在夾縫中求生存,要走一條艱難漫長之路,遇有失誤,必須及時補救,否則將一失足成終生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