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質28你是否善於管理時間(2 / 3)

創業者每天首先要做的事是使自己的辦公桌條理化,不要把各種文件淩亂地堆積在桌上,也不要把紙、筆、電話亂放。一切都要使之有秩序,比如辦公案上應放的文件隻有兩種:第一種是立即需要處理,放在顯眼的地方以防忘記的文件;第二種是提示你要去做的工作表。為了防止在亂紙堆裏耗費時間翻找所需要的文件,文件經手後立即馬上歸檔,並且要有過濾程序。對那些寫的不明的文件,盡量處理掉,重要的文件在歸檔之後,要立即記在另外的要事錄裏,保證今後用到時能立即查詢到。

美國汽車公司總裁莫端要求秘書呈遞給他的文件放在各種顏色不同的公文夾中。紅色的代表特急;綠色的要立即批閱;橙色的代表這是今天必須注意的文件;黃色的則表示必須在一周內批閱的文件;白色的表示留待周末才批閱;黑色的則表示是必須他簽名的文件。

另外,充分利用先進的工具也能幫助創業者有序化管理自己的時間。比如一台個人筆記本電腦,它能儲存大量的信息,比如重要的客戶名錄、電話簿;能記錄開出的支票,能成為小型備忘錄;可以簡捷快速地保存各種數據、文件,可以迅速地獲知最新信息,也可以隨時隨地與外界通過電子郵件聯係,以隨時隨地製訂和修正企業的計劃和作業。

創業者在使自己的生活、工作、做事條理化的同時,要注意不要過於僵化,過分強調條理化有時會誤導注意力,忽略一些最新的重要情況。因此,創業者要懂得不要過分依賴條理化,要知道:條理化隻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不要本末倒置,耗費大量時間去安排工作細節問題,反而忽略了重要的事情。

二、目標化管理

條理化管理所解決的問題是使事情有序,但它並不能解決如何有效率地完成工作目標的問題。因而,創業者在使自己的工作條理化的基礎上,還要進行目標化管理。創業者要經常問自己“我應該做什麼來達到已設定的目標?應該如何去做才能達到目標?”根據目標來確定究竟哪些事情值得做,哪些不值得去做;根據目標來確定什麼時間以什麼方式來做事情,根據這些事情對實現目標的不同貢獻來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創業者在創業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目標,因而要在設定目標的基礎上來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表。由於目標的確定常常受外界環境及其變動的影響,因此創業者也不能使目標一成不變。而且,實現目標的條件也多在本企業控製範圍之外:比如政府政策的變動、競爭者的新戰略、新行動、市場需求的變化、新技術的出現等等。

盡管如此,創業者還是可以遵循下列原則進行目標化管理。首先要展望未來,不要囿於現狀,製訂目標時要以發展的目光去看問題,不要一成不變地思考問題;其次要致力於發展今後的機會,不要總想著去彌補以前的缺陷。現實中的事情往往是殘缺的,創業者一定不要將時間花在補救問題上,而是要果斷拋棄過去,麵對現在的新機遇重點突破;創業者在確定目標、確定事情的輕重緩急時要獨立思考,不要人雲亦雲,而且在對人對事上,更著重於其對目標的貢獻,而不要過於計較其局部的短處。總而言之,時間管理的核心是為了有效地實現企業的目標。

三、善於分派工作,做到充分授權

創業者一定要分清哪些事情才真正是自己必須做的事情。創業過程中創業者有著各種各樣的事情需要處理,而且隨時都有一些新的事情冒出頭來,創業者一定要善於分派工作,做到充分授權,這樣才不至於被大量的事情所淹沒,弄得一團忙亂。下屬能處理的就充分授權讓他處理,秘書、助手能做的事就讓他們處理。

在外國的一些大公司裏,做秘書的不一定要花枝招展,有的甚至是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老板們不想雇用漂亮的女秘書,而是雇用經驗豐富、辦事幹練的中年婦女為秘書,為的就是替自己細心周到地安排好時間,有時候,一個好秘書會讓老板覺得如虎添翼。

創業經營者之所以感覺到時間不夠,主要就是浪費太多時間在下列三件事情上:打電話、開會、處理文件和信件。

創業經營者每天總要接到數個甚至數十個的電話,而他打出去的大概也在這個數目上下,這些電話通常都不能像其他公務一樣,集中處理,尤其是來電,究竟什麼時候會鈴響根本無從得知,因此許多工作常因接轉電話而被幹擾中斷,精神或思緒再重新集中也要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部分的創業經營者都讓秘書先“過濾”電話,把一部分可以不用親自處理的電話先行代為處理,隻有重要事情非由創業經營者親自解決不可的才以轉接。然而這種方法效果仍然有限,因為大部分的秘書都無法做嚴格的“過濾”,還可能發生處理不當得罪客人的情形,況且大部分來電的人都認為事情很重要,非要經營者親自接聽不可,在這情形下擔任過濾工作的秘書就難以再堅持,隻好予以轉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