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質28你是否善於管理時間(3 / 3)

這種情況下,創業者最好是選擇一位能幹的秘書,授予更大的權力,在某些範圍之內的電話,直接交給他去處理,不必轉接。如果非由經營者自行處理不可時,應簡短扼要,不要在電話中拉扯與主題無關的事情,養成能在3分鍾內把問題解決並掛掉電話的習慣。

創業管理者在參與會議方麵,創業者可盡量控製開會的次數和每次開會的時間。如不參加沒有準備的會議,規定員工養成開會必須準備,發言必須簡短,內容必須充實,會議必做“結論”的習慣等。一方麵減短會議的時間,一方麵使會議不流於形式,避免“會而不議、議而不行”的毛病,防止大家在會中信口開河或無的放矢。除此之外經營者應該視會議的性質,盡量減少參加會議,有些會議創業者自己未必要參加,隻要在會議後批閱一下會議記錄即可了解全盤大要。

在處理文件和書信方麵,創業者能交由下屬或秘書處理的文件和信件,可直接交給他們去處理,必須自己回複,或口授給秘書,經記錄整理後,再簽字發出,這樣就可以節省許多時間。寫信時應盡可能簡短扼要,不要拖泥帶水。裏根總統堅持給他的報告隻能在一頁內,說是如果不能在一頁內說完問題,表示你還不完全了解問題所在。清楚而簡短的報告,使得部屬的意見可以集中在問題上,既讓裏根迅速掌握重點,做出適當決策,也讓部屬都深刻領會問題的要點,處理問題都能切中要害。這一點十分有用,可以供創業者參考。

四、預留處理意外事件的時間

飛機、火車等準備充分,依時間表準確運行的交通工具,依然會有意外事件,何況創業過程中因環境不穩定、競爭變化多端,而隨時可能出現一些不可預料的事情,因此,明智的創業者一般都會為意外事件預留時間。

某百貨公司的總經理,計劃在星期一舉行大減價,而很不巧,星期日恰好是該公司一年一度的員工野餐活動。當天豔陽高照,是個很難得的好日子,結果星期一早晨,四分之一的職員因陽光炙傷而請假,籌備已久的大減價行動因此流產了。這就是未預留處理意外事件的時間的一個例子。

對這類事件的發生,每件計劃都留有多餘的預備時間是最好的預防方法。當然,另外準備一套應變計劃也行。而如果在不留餘地,又飽受幹擾的情況下,盡可能爭取完成預計的工作。這並非不可能,事實上,工作快的人通常比慢吞吞的人做事精確些。

五、抽出時間靜心思考

創業者經常集生產、采購、財務、推銷於一身,經常在官場、商場周旋應酬,忙得不亦樂乎,容易在高節奏的忙亂中有一種虛假的充實感,認為自己完成了很多的工作。其實這是在自欺欺人。創業者作為企業的總設計師,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去做,特別是對那些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情一定要抽時間去做,因為這些事情往往關係到企業的長期興衰成敗。許多創業者為諸事纏身,無暇分身來管理如戰略、企業文化之類的事情,以為它們可有可無,至少目前而言是無關緊要的,這實際上是已經步入了盲目的誤區。因為在創業企業中,隻有創業者才處於公司的最高層,真正關心公司的生存和發展的前途和命運,負責公司發展的方向,如果創業者在這方麵不多花些時間靜心思考,便很有可能思慮不周,使公司偏離正常航道甚至於南轅北轍。說到底,一個企業尤其是創業企業,總得有一個冷靜、思慮周到、智慧的大腦,時時刻刻真正關心她的前途,作她命運的守護神。這個守護神,除了創業者,又還能有誰呢?

許多成功的企業家,一般都有一個習慣,每逢大事,必獨居一密室,靜下心神,認真思考。這樣就不會被公司內外許多虛假的表麵現象所迷惑,而能透過複雜看到本質,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比爾?蓋茨,多年養成一個業界皆知的習慣——“思考周”,也就是每年抽出幾個星期的時間,獨坐一室,靜下心來思考。在他40歲正值黃金時期,激流勇退將公司的大印交與鮑爾默執掌,自己抽出身來去思考關係公司未來發展命運的一些至為關鍵的問題。在最近的一個思考周之後,他說:“我需要了解最新的技術動態,以便保持與技術潮流同步。”

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一定要從日常的繁雜事務中抽出身來,細心讀書,思考一下本公司未來如何發展,如何形成一套公司內部有效運行管理體製、如何建立有特色的企業文化,使員工對公司產生真正的認同感,從而全公司上下一心,這才是企業真正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