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質31你能否選擇合適的合夥人(2 / 2)

明白了自己的需要之後,就要盡可能多找些關於對方的資料,並仔細審查。與人合作投資,必須了解對方的底細,一個人永遠不能完全確定自己選對了人,但對他們越了解,則越有可能做出好的選擇。不要跟不熟悉的人合作。不然對方失敗,你也跟著倒黴。

清華畢業並成功創辦一家IT企業的蔣駿說:“合作夥伴一定是那些能夠和你實現優勢互補的人,而且性格上要合得來;要講誠信和包容,因為實際操作中,很多東西不是協議能夠有效約束的,最終所能依靠的就是人本身的責任感;另一點就是思維方式相似,做還是不做都能夠以對方容易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很好交流。”接著,他說到他的一個做技術總監的合作夥伴:“他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就過來和我談,講到技術實現的時候,就立刻給我做演示,給人的感覺非常實在。當時我的公司剛剛建立,第一個月根本發不出工資,僅僅能夠為他支付房租。我將所有情況實言以告,他考慮了以後,答應了。沒有很多話,就辭掉了原來非常不錯的工作,而且沒幾天東西就做出來了。我們合作兩年多,彼此之間挺愉快的。我很清楚這樣的合作夥伴是我真正需要的,也是一個初創企業發展真正需要的人才。”

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合夥人,創業者就不要將就,急於合夥。因為還不大了解,因為脾氣稟性不和,因為各自的想法目的不一樣,有些人考慮長遠利益,有些人隻考慮短期收益,隻想著怎麼賺錢、分錢,不為合作夥伴考慮,等等各種原因,都會導致以後創業合作方麵出現矛盾,這就有可能為自己的創業埋下隱患。所以作為創業者,最好不要抱著將就的心態與人隨便合夥。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合夥人,而自己一人還是無法獨立創業,那麼最好還是等待,要麼是一邊創業一邊尋找合適的合夥人,要麼幹脆再等一會兒,做好充分的創業準備工作,寧可尋找到了合適的合夥人後,再開始共同創業。

怎樣團結合夥人

合夥人首先要有共同的創業成功的信念,要一直向前看。創業合作過程中,要堅信組織能夠健康發展下去,遇到問題矛盾應向前看,向前看利益是一致的,因為成功會給大家帶來更豐厚的收獲,成功的希望激勵著合作的各方擯棄前嫌,勇往直前,抵達成功的彼岸。一些創業企業大家合作初期都隻是想著怎麼賺錢、賺錢之後想著怎麼分錢,不為對方著想,這是創業者的致命弱點。此外,如果創業者隻盯住眼前的事情不放,隻能是越盯矛盾越多,越盯矛盾越複雜,最後裹步不前。切不可老是回頭,一開始就想著失敗,尤其不要用經典的理論“隻能共苦,不能共甘”、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過河拆橋等來支配自己的思想,腦子裏根本不應有這種想法,有這種想法本身就為失敗的結局埋下了種子。因為,如果一個人的精力不是集中於怎樣獲取成功而是集中於失敗,那他走向失敗就是理所當然了。所以,合夥創業者在創業時,一定要為大家共同利益著想,善於團結好合夥人。

在合夥之初就應該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並簽訂有關協議。最初創業時就把該說的話說到,該立的字據一定要立到。把最基本的責權利說個明白透徹,尤其股權、利益分配更要說清楚,包括增資、擴股、融資、撤資、人事安排、解散等等。

其次,持續不斷地溝通。開始要溝通,遇到問題也要溝通,解決問題時也要溝通,有矛盾時更要溝通,多想有利組織發展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不要在公開場合辯論,不要把矛盾展示給下屬。如果雙方溝通有困難時,就主動尋找外方的力量,尤其是找雙方都信得過的好朋友來解鈴,但不要露出太明顯的痕跡。如果發現組織中的小人來利用領導之間的矛盾分歧達到個人的目的和損害組織利益,那就毫不猶豫地堅決開除,不論他是什麼人。

第三,就事論事。當雙方矛盾衝突到兩個陣營的矛盾時,外力也不能解決時應停止爭論,停止人事波動,就問題來解決問題,不要就人來討論。

第四,及時協調立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在最初計劃周全,事情是隨時都有可能變化的,合作運營過程中,遇到新問題新矛盾一定先說清楚立下字據再行動,千萬不要先幹再說,因為事情發生後都是朝著自己有利的一方考慮。先幹再說,看似快了,其實埋下禍患的種子,將來就不是速度快慢的問題,而是風雲變幻、企業組織顛覆的根源。

還有一點,不要太計較小事。難得糊塗對創業合作的各方都是保養自己心靈的雞湯和企業組織運轉的潤滑劑,這與前麵講的醜話在前和及時立據看似矛盾,其實不矛盾,前者講的是在沒有形成事實的情況下的做法,後者是說事實已經形成了就不要太計較了。計較了也於事無補。其實,過後經常會發現雙方的計較毫無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