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為孩子的成長描繪藍圖 1.1 從小設計孩子的人生(1 / 2)

第一章 為孩子的成長描繪藍圖 1.1 從小設計孩子的人生

許多家庭都隻有一個孩子,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做父母的就要開始為孩子的成長描繪藍圖。家長要為孩子的成長創造相應的條件,促使孩子德、智、體全麵發展;在此基礎上,根據孩子的素質、興趣、愛好、特長和發展趨勢,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人生設計,對每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至關重要。從國家領袖到平民百姓,從百歲老人到青年少年,都離不開人生策劃。眾多成功者的經驗證明,人生是需要設計的,人生是可以設計的,有無人生設計對於一個人一生事業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極為重要。有生涯設計的人未必都能成功,但成功者一定都有生涯設計。沒有生涯規劃的人如同斷線的風箏折了帆的船,一般來說是難以成就大業的。

在自己的10歲生日聚會上,高倩許了兩個宏大的願望,一個是去哈佛讀書,另一個是去做律師。7年過後,她進入哈佛大學讀曆史專業;11年後,她從哈佛畢業,隨即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學博士學位。

大家都知道哈佛大學是國際頂尖的大學,它的難以申請是可想而知了,但卻不知道在美國想成為律師更是難上加難。在美國,律師與醫生、職業經理人並稱為美國三大理想職業,被稱作美國“第四階級”,很多總統、參議員均為律師出身,社會地位及收入都很高。一般的法學院的學生畢業即有6位數底薪,但入學門檻也非常高,學生要擁有至少3年工作的經驗,進入學校的平均年齡差不多是25歲。

那麼對於一個沒有顯赫的家族背景和經濟支持的21歲的華裔女子,如何能一勝哈佛而再勝哥倫比亞?

這一切來自她童年就開始的人生設計。而她的父親高燕定則是這一案例的創造者。高燕定在他的新書《人生設計在童年——哈佛爸爸有話說》中對外宣稱,高倩的天才的成功,依靠的是父親的人生設計和她自己在人生設計基礎上的努力。

在書中,我們感受到了一種豪邁的激情,一種類似於傳道者的豪邁激情——傳道者稱,聽從我吧,我給你上帝;而高燕定說,聽從我吧,你可以許孩子一個美好未來——“有了科學、理性的人生規劃,人們完全可以不憑機遇,不靠伯樂,按部就班地、可預見性地獲得自我認識意義上的、必然的成功”。

這種觀點,最熱烈的擁護者莫過於新東方學校的徐小平,這位為無數位留學人員做過人生規劃,寫過網上廣泛轉貼的《圖窮對話錄》的人,人稱“留學規劃大師”的新東方留學谘詢的領頭人,曾就兒子升學問題求教於高燕定,對高燕定的觀點非常認同。此後,徐多次邀請高燕定到新東方做講座,闡釋高氏人生規劃理念。北京、上海、深圳的一些家長,因為對高燕定的理念非常認同,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遠在美國德州的高家,交與高燕定,任他一手包辦設計。

高燕定在多個場合以他本人的經曆對給孩子進行人生設計這一問題做了詳細的解答。他以高倩的成長為經,以自己對教育的認識為緯,編織出了一張“人生設計”實現方式方法的藍圖,以超前學習為例,高燕定就記載了他鼓勵女兒超前的種種案例:

女兒5歲,他讓她看《愛麗絲漫遊仙境》,自學英語,培養語感;6歲,讓女兒看英文版的童話,然後用中文給自己講故事;9歲,讓她與大學生一起學習大學代數;10歲,讓她背SAT和GRE的單詞,自學法語和西班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