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品質是孩子美好人生的基石 3.5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2 / 2)

國外一家森林公園曾養殖幾百隻梅花鹿,盡管環境幽靜,水草豐美,又沒有天敵,而幾年以後,鹿群非但沒有發展,反而病的病,死的死,竟然出現了負增長。後來他們買回幾隻狼放置在公園裏,在狼的追趕捕食下,鹿群隻得緊張地奔跑以逃命。這樣一來,除了那些老弱病殘者被狼捕食外,其他鹿的體質日益增強,數量也迅速地增長著。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天生有種惰性,沒有競爭就會固步自封,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競爭對手就是追趕梅花鹿的狼,時刻讓梅花鹿清楚狼的位置和同伴的位置。跑在前麵的梅花鹿可以得到更好的食物,跑在最後的梅花鹿就成了狼的食物。按照市場規則,給予“頭鹿”獎勵,讓“末鹿”被市場淘汰。

市場經濟的發展,知識經濟概念的提出,全球經濟一體化,社會變革速度加劇,綜合國力的較量愈來愈明顯地表現為人的素質的較量。在這種大環境下,父母更應該認識到培養兒童青少年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的重要性。

兒童競爭意識的培養必須通過正麵教育來實現,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堅持訓練,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較好的競爭能力。

1.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評價孩子的標準。我們經常把“孩子真聽話”、“真乖”作為“好孩子”的評價尺度,可以說,這一觀念已經陳舊。從孩子未來生存發展的需要來看,從小培養孩子具有獨立自主意識,堅強的意誌,敢想敢幹,勇於創新、創造的精神及其勇於和敢於迎接挑戰、挫折與艱辛的心理素質才是科學的教育觀念。在教育方式上,家長要轉變原來的“我說你聽”、“我打你從”的教育方式,采取民主的、激勵型的、疏導型的教育方式。同時要鼓勵孩子勇敢地走書齋,走出家庭和社區,放眼世界,放眼未來,樹立雄心壯誌。

2.在培養孩子具有創造性思維方麵下功夫。可以說現在的學校應試教育既束縛了兒童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也決定了家長循規蹈矩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善於激發兒童的求知欲望和求知興趣,鼓勵孩子勤動腦、動手、動眼、動口,不唯書,不唯上,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嚐試用自己的思路去解決問題。家長不能拘泥於書本、拘泥於現成的答案和傳統的教育模式來限製孩子,束縛孩子的手腳。當孩子表現出其“新思想”有了“新發明”,家長應及時予以表揚,並鼓勵孩子堅持探索。一個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就是一個具有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的人。

3.培養和發展孩子的個性。人的能力、性格、氣質、意誌以及需要、動機、興趣、愛好、信念、情感等,能反映人的能動作用和主體意識,是和一個人的創造力、競爭能力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發展兒童個性應是和兒童本身競爭能力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發展兒童個性應從兒童本身的需要、興趣出發,讓孩子不但有廣闊的知識背景,更有幾種特殊才能和本領,具有較完善的人格,從而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應從小開始,從小事做起。在培養孩子競爭意識過程中,也應讓孩子明白,競爭不應是狹隘的、自私的,競爭者應具有廣闊的胸懷;競爭不應是陰險和狡詐,暗中算計人,而應是齊頭並進,以實力超越;競爭不排除協作,沒有良好的協作精神和集體信念,單槍匹馬的強者是孤獨的,也是不易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