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品質是孩子美好人生的基石 3.6培養孩子從小獨立自主(2 / 2)

你可能對自己的孩子並不抱有如此遠大的夢想。但是,無論是對於偉人還是平凡之輩,獨立的人格都是可以受用一生的寶貴財富。再可愛的小鳥,終究也要飛離溫暖的愛巢,你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尤其在這樣一個日益複雜紛紜的世界,孩子的成長豈能是躲在無風無雨的溫室裏呢?所以,盡早教會他們獨立吧,讓他們自己吃飯穿衣,讓他們自己掙零花錢,讓他們用自己的頭腦和眼睛認識世界,讓他們成為他們自己!

獨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現之一,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年後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孩子一歲左右時,就可以進行獨立自主性的培養。讓孩子從小學會獨立自主,應做到如下幾個方麵:

1.提供孩子獨立活動的機會、場所。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創造讓孩子獨立生活的機會,讓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解決問題,用自己的雙手去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讓孩子從自己洗臉刷牙開始,逐漸學會自己穿衣、大小便等;從自己去洗襪子到洗、晾曬衣服等;培養孩子同父母分居室睡覺;從幫大人拿筷子、揀碗,逐漸學會抹桌子、掃地、洗碗等;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情,幫助孩子提高做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以便主動地去發展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2.在孩子自己做事情時進行必要的指導。父母除了要大力鼓勵孩子自己做事,同時給孩子提供適當的機會外,還應當教給孩子做事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教孩子怎樣迭衣服、被子等。

3.孩子自己做事時帶來的混亂必須容忍。年幼的孩子受生理發展水平的局限,在肌肉力量、動作精確性和靈活性等方麵還未成熟,加之生活經驗缺乏,雖然做事情時的態度積極,但常把事情搞糟,帶來些混亂,會打破家庭原有的生活秩序,這是不可避免的。此時假如因為孩子做得不好,給大人添亂便不給孩子自己動手,家長全部包辦代替,此後孩子會漸漸失去自己做事的興趣,慢慢養成依賴大人的壞習慣。家長們要知道,孩子的獨立自主正是由最初做事失敗的經曆和教訓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4.鼓勵孩子追求真理,明確是非更是必不可少的。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鼓勵孩子同其他小朋友交往,並為他們創造機會,避免孩子養成內向憂鬱的不良性格。孩子與成人相處時,很難有平等爭論的氣氛出現,常常是以尊敬、服從的態度來對待需要探討的問題。但在與同伴相處時的活動中,孩子間的爭論,大家是平等的,這些弊病就不會發生。雖然孩子的爭論有時可能會走一些彎路,但最後的正確結論,終究是他們自己通過探索得出的,是真實且十分寶貴的,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5.孩子的獨立自主常常表現在他的選擇上,有些父母因害怕孩子自己選擇錯了,不敢把選擇的權力交給孩子。假如從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力,孩子就永遠也學不會選擇,永遠無獨立自主可言。有些父母就能把有的選擇權交給孩子,平時有意識地為孩子提供決策、選擇的機會,同時在事前為他提供有關情況,並且幫他分析各種可能,還要告訴他,如果選擇決定了,就必須負責任。讓孩子認識到這種情況下,即便選擇錯了,也是值得的,是一次學習機會。

6.創造是獨立自主的最高層次的表現。孩子的創造性是不會自然產生的,需要父母的巧妙激發、積極引導。在缺少引導的地方,孩子的創造性可能會變成一種破壞性。父母應給孩子創造一個條件,在孩子做的過程中,家長要不斷和孩子進行友好有益的交流,以平等的態度積極與孩子溝通,評價他的成果,鼓勵孩子,同時提出新任務,讓他完成,不斷進步,發展他的獨立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