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品質是孩子美好人生的基石 3.7鼓勵孩子奉獻愛心
瑞恩是加拿大一個普通家庭的一個普通的男孩,5年前的一天,這個一年級的小學生,聽老師講非洲的生活狀況:孩子們沒有玩具,沒有足夠的食物和藥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潔淨的水,成千上萬的人因為喝了受汙染的水死去。我們的每一分錢都可以幫助他們:一分錢可以買一支鉛筆,60分夠一個孩子兩個月的醫藥開銷,兩塊錢能買一條毯子,70塊錢就可以幫他們挖一口井……
6歲的小瑞恩深受震驚,想為非洲的孩子捐獻一口井的願望成了他強烈的夢想。他的媽媽並沒有像我們的某些家長一樣直接給他這筆錢,也沒有一直把它當成小孩子一會兒一變的頭腦發熱時的衝動。媽媽讓他在所承擔的正常的家務之外自己掙: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兩小時地毯掙了兩塊錢;全家去看電影,他留在家裏擦玻璃賺到第二個兩塊錢;幫爺爺撿鬆果;幫鄰居撿暴風雪後的樹枝……
他堅持了4個月,終於攢夠了70元錢,交給了相關的國際組織。
然而人家告訴他:70元錢隻夠買一個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塊。瑞恩的夢想隻得繼續著。一年多以後,通過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他竟籌集了足夠的錢,在烏幹達的安格魯小學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
事情到此並沒有結束,因為有更多的人喝不上幹淨水,攢錢買一台鑽井機,以便更快地挖更多的水井讓每一個非洲人都喝上潔淨的水成了瑞恩的夢想。他堅持了下去。
5年後,這個6歲孩子的夢想竟成為千百人參加進來的一項事業,“瑞恩的井”基金會籌款已達75萬加元,為非洲8個國家建造了30口井。這個普通的男孩,也被評選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被人稱為“加拿大的靈魂”,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去愛和幫助他人。
這個故事讓人深深感動,那個充滿愛心的男孩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但更讓人佩服的是他的媽媽。一個孩子的力量能有多大?沒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他的夢想不可能實現。我們的孩子並不缺少夢想和愛心,孩子都是純潔的天使,無私而有著無數千奇百怪的夢想,但什麼使他們的夢想象肥皂泡般一個個幻滅無聲無息消失了呢?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懂事,冷漠,自私,抱怨自己白白為孩子操碎了心。而責任也許恰恰是我們家長自己。
我們一廂情願地為孩子安排了唯一的路,除了學習還是學習,課堂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學琴,家長不惜時間和金錢,陪學陪練,決不比孩子輕鬆。學英語,學舞蹈。我們舍不得讓孩子做家務,怕他辛苦,怕耽誤他的時間。我們教給孩子要自我保護,千方百計讓我們的孩子聰明起來。同時也教給了他自私,以自己為中心。在智能、體能發展方麵比較占優勢,但在個性品德方麵卻是個弱勢。一位兒童教育家說:“隻知索取,不知付出;隻知愛己,不知愛人,是當前獨生子女的通病。”他們“自我中心”嚴重,隻知自己接受撫愛和關心的需要,不知別人也有被撫愛和關心的需要。所以當他們一旦進入集體生活,在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方麵就遇到較大的困難,缺少“幫助他人”的責任心和義務感。
這是我來美國的第一個月,我認識了我的新鄰居美尼婭。美尼婭是一家律師事務所的高級雇員,這樣的職位在美國也算是高收入家庭了。美尼婭的兒子在附近的一所私立學校讀二年級,是個很可愛的小男孩。那天,他跑過來問我說:“你們中國人都會功夫嗎?”說著還朝我比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