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技能是孩子幸福生活的根本 4.1讓孩子有一技之長(2 / 2)

正是改造焊接機的成功,改變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使他從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人逐步變成了掌握全美製油業95%實權的石油大王。

我們一提到索尼電器的董事長井深大氏,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他是戰後日本經濟的代表人物,並且也是推動幼兒教育的著名人物,他曾說過他大兒子小學時代的事情。

據他說:“我家老大發育較遲,剛進小學時,是個有嚴重自卑感的劣等生,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他要學小提琴,大概是學得很有心得,於是在遊藝會中演出,同學和老師都稱讚他拉得好,自此以後,他的自卑感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而且在學業方麵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這便是一項專長的信心所帶來的成果。不論如何瑣碎的事情,隻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比別的孩子優異的地方,便能使他產生自信,而嚐試在其他方麵有所表現,這種成就感能刺激他的頭腦,使孩子變得聰明。

許多孩子都能應付一般問題而不感到困難,但卻很少能有一項專長。這樣,孩子便無法再變得聰明,所以說,無論如何,至少也要培養孩子一項專長,才能使他產生信心,從而發展其智能。

很早以前,有個國王遊興大發,帶著女兒乘船出海遊玩。突然天色驟變,狂風怒吼,海浪衝天,一下子把他們的船刮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家。他們向別人述說自己的身份及不幸遭遇,竟沒人相信,甚至遭到恥笑。這位國王沒有一分錢,隻好去找活路,別人問他有什麼技藝,他隻是一個國王,沒有一技之長。沒辦法,為了生存,隻好給人家放牧,成了牧羊老人。

過了幾年,當地國王的王子出外打獵,碰巧遇上了牧羊老人的女兒,他被眼前的姑娘迷住了,發誓要娶她為妻。國王無可奈何,隻好委派一名大臣去找牧羊老人提親。 不料,牧羊老人非但不震驚,反倒問:“王子有什麼一技之長嗎?”

大臣感到十分意外:“牧羊老人,你的女兒嫁給王子,王子有一技之長幹什麼用?普通人學點技藝,是為了養家糊口,他是國王的繼承人,有的是疆土,有的是財寶,他要一技之長幹什麼?”

牧羊老人說:“他沒有一技之長,我不會把女兒嫁給他的。” 大臣隻好回去如實稟報。國王又派了個大臣來遊說,牧羊老人照舊這樣回答。

為了娶到牧羊老人的女兒,王子決定去學一門技藝。他喜歡製作陶器。於是開始學製陶術。當他掌握這門技術製作出精美的陶器後,他帶著自己的陶器去找牧羊老人。

牧羊老人問:“這個陶罐你能賣多少錢?”

王子說:“兩個小銀幣吧!”

牧羊老人說:“今天兩個,明天就四個,很不錯,如果我當年有這一技之長,就不會放牧了。”最後,他答應了王子的求親。

“王子有什麼一技之長?”牧羊老人的問題發人深思。

確實,未來的國王要一技之長幹什麼用,許多人會這樣想。國王是權力的象征,他可以在自己的國土上以至高無上的權力發號施令,他有疆土,有珠寶,生活無憂無慮,沒有必要擁有一技之長。然而當他離開掌握的江山社稷的時候,當他被海上一陣狂風刮到陌生國家的領土之後,那個國王就不存在了。沒有人對他的過去感興趣,沒有人對他的國王地位感興趣。國王並不屬於他。那時能挽救他的隻能是屬於自己的一技之長。

人的地位有高貴也低微,但這僅僅是社會賦予他的角色定位。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高貴,或多卑微,當他失去社會賦予他的角色後,能拯救自己的隻能是他的一技之長,否則他就像飄在空中的一根羽毛,隨風而飄,沒有自己的位置。因此家長必須明白這一點,讓孩子從小有一技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