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技能是孩子幸福生活的根本 4.2教會孩子理財(2 / 2)

洛克菲勒的父親和小洛克菲勒的行為並非是由於家中一貧如洗,也不是有意苛待孩子,而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勤勞節儉的美德和艱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賬本上記載的豈止是孩子打工賣力的流水賬,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難和考驗的經曆!錢的知識與道德教育有緊密聯係。孩子懂得錢應該經過勞動賺得後,便會產生愛惜錢的心理,便會學著去儲蓄,避免浪費。懂得節約用錢,計劃開支,是很好的習慣。

其實,在不少發達國家,這種現象是很普遍的。在英國,政府已決定從2004年9月起教導學童如何理財,善用金錢。雖然這些課程暫時不會列入強製性的學科,但說明兒童理財能力的培養在國外已經逐步受到重視。英國政府規定:學童自5歲起即可開始學習錢從哪裏來,可以有什麼不同的用途;7歲起將學習如何照顧他們自己的金錢,如何利用儲蓄以備日後的需要。再大一點的學童則將接著理解影響人們使用金錢、儲蓄金錢的因素,以使他們能夠懂得如何運用零用錢,控製預算,善用金融服務。

IBM前董事長沃森要求他的兒子從上初中時候起就開始作每周的零花錢支出計劃、每月的收支目標;摩根財團的創始人老摩根規定孩子每月零花錢都必須通過幹家務活來獲得;李嘉誠每次給孩子零花錢時,都先按10%的比例扣下一部分,名曰所得稅。克裏斯托弗?福布斯是福布斯公司副總裁,執掌《福布斯》雜誌廣告與市場工作十幾年,福布斯五兄妹中排行老三。但是在他從上大學時起,克裏斯托弗就必須在家族的藝術收藏館打雜,賺足薪水,以此讀完普林斯頓的學業。直到今天,他在把俄羅斯宮廷的珍貴法內熱彩蛋送往家族收藏館時,仍要算計好半天:“究竟要賣掉多少頁廣告,才能買回這個蛋哩……”

因此花旗銀行獨具慧眼將這套成人“玩錢”的遊戲規則讓超級富豪們的下一代適時了解,組織理財培訓活動,讓孩子們參觀香港證券交易所,親身感受到錢的運作、錢的滾動以及錢生錢的奧妙。那些被激發了熱情和興趣的小富豪們,會把視野更多放在投資理財和資本運作上,興趣的引導是孩子們從事該項事業最好的老師,而成就感是該項事業的牽引力。

但是在我們國家,這一點做的非常不夠,孩子大手大腳地花錢,揮霍浪費現象非常嚴重。因此讓孩子從小學會如何花錢,學會如何使用錢,讓他們學會管理錢就顯得非常重要。再多的錢,都有被花光的一天。可是懂得理財,就可以使有限的資產不斷累積。樹立正確的金錢價值觀,培養正確的投資理財能力對孩子是很好的鍛煉和提高,而且也是今後孩子生存必備的技能之一。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做起:

1.盡早培養孩子的數字敏感度:對學齡前的孩子,媽媽可以準備些可愛造型的小餅幹,幫助孩子建立起數字的概念。

2.給孩子定量的零花錢。要使孩子成為一個精明又有責任心的人,能保持收入平衡,不負債,這需要經過多年的培養才成。當孩子定期拿到零花錢時,他就會開始懂得生活的基本法則:沒有錢,就不能買東西。要使孩子產生對購物的渴望。渴望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當他設法獲得所想的東西時,其樂無窮。有求必應並不總是令人愜意的。

3.讓孩子幫忙購物了解錢的價值:和孩子一起寫購物單,教孩子看價錢,讓孩子付款,把找回來的零錢給孩子當獎勵,並教孩子將錢投到撲滿裏,建立儲蓄的觀念。

4.教孩子具體設定理財目標:當孩子開始有零用錢的時候,就可以教他們定期審視自己存了多少錢,並記錄下來。可以給孩子一本賬簿,讓他們學習如何記賬。

5.為孩子開設銀行賬戶:當撲滿已經有不少存款時,帶孩子到銀行開設一個屬於他自己的賬戶,教孩子看懂儲蓄存折,告訴孩子什麼叫本金,什麼叫利率,利息是怎樣產生的;以孩子的名義開個賬戶,讓他有自己的存折並為之負起責任。這一經驗有助於養成孩子終身儲蓄的習慣。

6.借錢給孩子,培養貸款觀念:有時候孩子想購買的物品價格和自己存的錢有較大落差,這時除了引導孩子調整目標之外,還可以適度地“借錢”給孩子,讓他有借錢、還錢並支付利息的觀念,從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還款時可從以後的零用錢中分次扣款,也可一次性扣除下次的零用錢,比較兩種方案要還的利息多少。

7.要讓孩子了解家裏的經濟狀況。如果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要限製他亂花錢,他怎麼會接受對他的限製?做父母的可以粗略地向自己的孩子談一下家庭每月的收支情況,這不僅使孩子知道家裏的經濟條件,而且還有助於激勵他做到勤儉節約。

8.讓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如果孩子不知道父母是怎樣工作來養家糊口的,那麼在他的頭腦裏工作與金錢之間的關係就模糊不清。對孩子來說,理應讓他知道父母為了謀生如何辛勞工作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