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戰勝高血壓的最有效手段——合理膳食
現在,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各種危險隱患也增多了。比如,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這些所謂的“富貴病”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其中,高血壓尤其常見而多發,據不完全統計,它的發病率在各種疾病中居於榜首位置,嚴重地威脅著我們的健康,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而且,它還可能並發其他病症,更是難以治愈。
血壓升高是高血壓的主要表現,其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如輕微的頭痛、頭暈、健忘、耳鳴、失眠、乏力等,大多數人會忽略它,使病情加重,引發更為嚴重的各種疾病,甚至會危及到生命。所以,及時治療非常必要。而在各種治療方法中,飲食調養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臨床實驗也表明健康的飲食確實能幫助患者調節血壓,減少或防止並發症的發生。
那麼,怎樣的膳食才算是健康的呢?對於血壓高病友來說,總的原則是要營養均衡,這一點在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專著《黃帝內經》中已經提到,書中說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說明食物種類不僅要多樣化,而且還要正確搭配、比例適當,這樣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既然有了正確的飲食計劃,那麼就要嚴格按照這個計劃去做才行。高血壓更是這樣,而且高血壓現階段還無法治愈,所以飲食治療更是需要長期堅持,不能因為病情有所好轉就半途而廢,否則會導致病情反複,更加難治。通過了解穀物、蔬菜、水果、肉食、飲料和調味品以及各種中藥材的成分、營養功效、藥理作用和宜忌情況,廣大病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製定科學的飲食治療計劃,並持之以恒,力爭將病情控製在理想範圍內,享受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合理膳食是防治高血壓病重要的基本要求。除了水之外,人類的食品應該包括五大類物質: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各種微量元素等。
具體來說,合理膳食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限製鹽的攝入
每日包括烹調用鹽及其他食物中所含的鈉,折合成食鹽的總量應逐漸減至6克以下,即普通啤酒蓋去掉膠墊後一平蓋。這樣有助於降低血壓,減少體內的鈉水滯留。要做到有粗有細,不鹹不甜,七八分飽,少食多餐,單吃粗糧細糧營養不全麵,隻有粗細搭配,才有助蛋白質互補,才能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
第二,要控製脂肪和總能量的攝入
飲食中應控製膽固醇、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主要是控製動物性脂肪的攝入。烹調菜肴時應盡量不用豬油、黃油、骨髓油等動物油,最好用香油、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應盡量減少肥肉、動物內髒及蛋類的攝入。多吃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海魚類,從而氧化並降低血漿膽固醇,延長血小板的凝聚,抑製血栓形成,防止中風。其中含有較多的亞油酸,還對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高血壓並發症有一定作用。提倡吃複合糖類,如澱粉、玉米,少吃易引起血脂升高的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單糖類。
第三,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
每天要補足鈣,我國膳食普遍缺鈣。含鈣高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帶、萵筍、牛奶、酸牛奶、蝦皮等等。少吃肉湯類,因為肉湯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夠促進體內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腎髒的負擔。
第四,新鮮蔬菜和水果攝入
多吃富含鉀、鎂、鈣和纖維素的蔬菜及水果,特別是胡蘿卜、芹菜、海帶、紫菜、冬瓜、絲瓜、木耳等有一定降壓療效的蔬菜。
第五,適量攝入蛋白質
進食一定量的優質蛋白,它對血壓有保護作用。如:牛奶、魚、蝦、瘦肉等優質動物蛋白或大豆、豆腐等植物蛋白。高血壓病人每日攝入蛋白質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克為宜。每周吃2~3次魚類蛋白質,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如高血壓合並腎功能不全時,應限製蛋白質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