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隻能適得其反(2 / 2)

父母關愛是一根溫暖的絲線,把孩子串在一起。關愛讓冷酷、平淡的生活變得溫暖、多彩。可有時候,過分的關注和愛護會讓父母對孩子的愛成為一種負擔,讓孩子感覺很累。

一位10歲的女孩下跪懇求父母離婚,原因是父母天天都在關心嗬護著她,嚴格地管著她,讓她感到窒息和壓抑,她對父母說:“如果你們離婚了,跟誰生活我都無所謂,反正會少一個管我的。”這是個荒唐又令父母心酸的理由,無疑值得我們深深思考。

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關愛太多就成了溺愛。溺愛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它會讓孩子感覺不到自由,讓孩子感覺那是負擔。所以,我們常常發現有些孩子對父母的愛不領情,因為孩子接受了愛,就等於接受了壓力和負擔——孩子必須竭盡全力達到父母的要求,才能不辜負父母的一片好心,否則就是對不起父母。

陳濤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爸爸事業有成,媽媽專職在家照顧他。每當陳濤放學回家,媽媽就已經做好了可口的飯菜等他。吃完飯後,媽媽還會和他聊聊學校的事情。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陳濤開始害怕和媽媽交流。因為盡管他很努力,但是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為此,媽媽花了很多錢給他請家教,但是效果還是不明顯。

陳濤心裏明白,憑他目前的成績沒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可是媽媽仍然對他抱有殷切的希望。因為有壓力,陳濤經常失眠,特別是當他聽到媽媽和爸爸講生意難做,掙錢不容易的時候,他就感到非常慚愧。他總覺得父母說那些話是在暗示自己不爭氣,在那麼好的條件下,成績還沒有提高。可是他又沒有勇氣告訴爸爸媽媽,他已經盡力了,於是隻好把愧疚埋在肚子裏。現在他經常逃避與媽媽的交流,害怕考試,害怕考砸之後爸爸媽媽失望的眼神……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為了讓孩子過得更好,父母可以省吃儉用,為了讓孩子不比別人差,父母可以傾盡全力滿足孩子的要求。但與此同時,父母也經常對孩子說:“你要爭氣、要努力!父母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並事無巨細地代替孩子做著本應他自己做的事情。

殊不知,當父母認為自己在“無私”地愛著孩子時,已經悄無聲息地給孩子套上沉重的愛的枷鎖。有時候父母對孩子越關愛,孩子心裏的壓力越大。原本很淳樸的愛,變得複雜、繁瑣起來。關愛孩子,千萬別關愛太多。能夠讓孩子自然、健康、快樂地成長就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關愛。

著名的少兒教育專家盧勤說過: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過度的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過分的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情;過多的幹涉,帶來孩子的無奈;過多的指責,帶來孩子的無措。如今許多父母給孩子太多的關愛,太多的保護,太多的幹涉,使對孩子的愛成為了孩子肩上的一個負擔,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

一個男孩從小生活在南方,19歲那年,他去了北方上大學。不管如何繁忙,他媽媽每天晚上都給這個孩子打電話或者通過電腦跟他聊天。對他生活中的芝麻大的事情給予指點,例如衣服怎麼洗,床單怎麼洗,被子多長時間曬一次等等,這讓同宿舍的其他同學感到好笑,於是經常開他的玩笑。後來這些事情傳到了同班女生那裏,那些女生也開始嘲笑這個男孩,這讓他覺得很沒麵子。為此,男孩跟媽媽大吵了一架,這讓媽媽感到莫名其妙。

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如果父母總是把孩子當作需要細心嗬護的小孩,會讓孩子覺得沒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當孩子逐漸長大時,父母對孩子的關愛要做到適可而止。不責怪孩子,不苛求孩子,不要讓過多的愛成為孩子的精神負擔。否則,父母縱然操心受累,孩子也不會領情,雙方都不會快樂。正如於丹教授所言:無論對朋友還是對親人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為好。

罌粟花花瓣碩大,色彩豔麗,是最美麗的花,可是它具有毒性。這不免讓人想起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愛,但過分的愛就像罌粟花一樣,美麗中隱藏著傷害。孩子稚嫩的肩膀扛不起父母沉重的愛,愛便壓成了負擔,壓出了問題。

從教育學上看,雖然愛可以給人無窮的力量,可以催人奮進,但是愛畢竟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孩子隻有關愛是不行的。所以,父母應該充分尊重、理解孩子,降低對孩子的期望,減少對孩子的過度關愛,讓孩子在寬鬆的氣氛中健康地成長,讓孩子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這才是教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