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就會對異性產生好感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會對異性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與同齡異性交往。因為害怕孩子早戀,一些父母處處小心設防,除了對孩子進行喋喋不休的說教,還會嚴密監督孩子,例如不許孩子獨自出門,禁止孩子看言情小說,不讓孩子看有性鏡頭的電視、電影,偶爾發現孩子的異性朋友找上門來就會大驚小怪,然後惴惴不安、妄加猜測。這些父母認為,隻要孩子接觸不到性方麵的信息,不懂性方麵的事,就不會出現問題。
事實上並非如此簡單,青春期的性萌動是生理性的,父母是無法通過封鎖來阻止孩子的。父母的幹擾、壓抑隻能使孩子更加好奇,甚至造成心理混亂、恐懼,而情緒的極度混亂正是造成性問題的最危險根源。
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對異性產生特別的感覺。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聲音。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這就是說,父母要和孩子一同麵對那個懵懂的情感。
褚莉莉在青春期有兩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經曆。第一次,褚莉莉偷偷和男同學戀愛被父親發現,受到了父親的粗暴幹涉,他們的戀愛中途夭折。用“粗暴”二字形容父母的做法一點都不過分,因為父親把褚莉莉關在房間內暴打了一頓。
在褚莉莉的第二次戀愛中,褚莉莉做出了讓父親更憤怒的事情。因為處於青春期的褚莉莉心理的不成熟,她沒有考慮太多的未來,沒有想過戀愛下去會有什麼結果,甚至當褚莉莉和男友發生性行為以後,她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應不應該做這件事,隻是傻傻地認為自己是愛對方的。
如果說孩子在青春期對愛情沒有絲毫的感覺,那是不正常的。但是青春期的孩子根本沒有能力來掌控那種脫韁野馬般的強烈感情。而且一旦孩子陷入那種情感當中,就如陷入了泥潭一樣無法自拔,並且將在很長時間內沉浸在痛苦中。
作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應該從自身做起,為孩子建立一個溫暖、愉快、輕鬆的家庭環境,在日常生活中要和孩子保持情感上的交流。同時父母和老師要對孩子表現出信任,理解並尊重孩子的情感,不要過分幹涉孩子的自由,更不要因為孩子與異性交往而指責孩子。在這個時期,最關鍵的是幫助孩子提升自我認識,樹立起對未來的堅定信心,確立遠大的理想和奮鬥目標,充實孩子的生活,這樣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度過青春期。
初三畢業那年,王丹陷入了早戀並且不能自拔。自從中考結束,王丹幾乎每天都往外跑,而且一出去就是大半天,等她回來的時候父母問她去哪裏了,她就支支吾吾,有時候編造謊言搪塞。有一天,媽媽無意間看到了王丹手機上的短信,她才知道女兒正在談戀愛。
為了把王丹從早戀中解救出來,媽媽和爸爸就很委婉地給女兒講述感情和生活的道理,沒想到王丹根本不予理睬,依然我行我素。
為了阻止王丹早戀,父母費了很多心思。他們讓女兒去上個培訓班,借此分散她的注意力,但是女兒對培訓班根本沒有興趣。每天王丹不是打電話就是上網,再不然就是往外跑,而且沒有四五個小時不回來。
後來,父母在朋友的指導下,開始了解青春期的孩子的內心世界,他們翻閱相關書籍了解女孩生理和心理機能的變化,然後找到了勸解女兒的好辦法——溝通。通過經常性的溝通交流,多方麵進行引導,加強教育,孩子對父母的態度有所好轉。有時候父母還帶著王丹去公園裏散步或是外出旅遊,讓孩子對父母的感情回歸以往。最後,女兒終於接受了父母的建議,放棄了那段曾欲罷不能的戀愛,以全新的姿態步入了高中。
對於父母來說,要解決青春期孩子的早戀問題,就需要多方了解早戀的知識,如早戀的特點和原因。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不但會對父母有明顯的“反控製”、“對抗”心理,還會對異性產生莫名的好奇和喜歡。父母需要擺正心態,尊重孩子和他們的異性朋友,正視他們之間的關係,才能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麵對青春期孩子的各種生理和心理變化,父母自己首先應該鎮定下來,不要因為孩子的變化感到驚恐。其實孩子對於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充滿迷茫,他們的內心是孤獨和無助的,他們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幫助。所以在這個時期,孩子特別需要父母的關心指點,幫助他們走出青春期的困惑。作為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微笑著麵對青春,麵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