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信息是做對決策的“原材料”(1 / 2)

第二章 信息是做對決策的“原材料”

——將信息轉化成做對的資本

市場信息是成功的平台,也是失敗的陷阱。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時或提前捕捉到有利於自己做出經營決策的信息,就會被趕出這個無情的競爭場所。隻有將獲得的信息最有效的利用,才能將信息轉化為做對的資本。

一個成功的決策,等於90%的信息加上10%的直覺。

——S?M?沃爾森

一個聰明的決策者,他的頭腦靈,反應快,主意多,所以他具備迅速而又正確的決策問題的能力。但是“聰明”這個詞本來的含義卻是指“耳聰目明”,“聰”是指耳朵聽得清,“明”是指眼睛看得見。雖然“聰明”現在幾乎已經轉義成了“智慧”的代名詞,但它之所以能作這樣的轉義,說明聰明的根源在於見多識廣,即在於耳朵聽到的信息多,眼睛見到的信息多。閉目塞聽的人,由於他接觸的信息太少,他就不可能是個聰明的人,也不可能做對預測和決策。可以說,信息就是做對預測和決策的“原材料”。無論是問題的提出、分析、預測和方案的擬定、評價和選擇,都是以有關信息為依據,預測和決策中的任何一個階段都離不開信息。

美國肯德基炸雞早已為國人所熟悉,但對它是如何打入中國市場的,知道的人卻不多。肯德基打入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在廣泛收集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預測。

起初,肯德基公司派一位執行董事來中國考察市場。他來到北京街頭,看到川流不息的人流,穿著都不怎麼講究,就報告說,炸雞在中國有消費者,但無大利可圖,因為中國消費水平低,想吃的人多,但掏錢買的人少。由於他沒有進一步進行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僅憑直觀感覺、經驗做出預測,被總公司以不稱職為由降職處分。接著公司又派了另一位執行董事來考察。這位執行董事在北京的幾個街道上用秒表測出行人流量,然後請500位不同年齡、職業的人品嚐炸雞的樣品,並詳細詢問他們對炸雞的味道、價格、店堂設計等方麵的意見。不僅如此,他還對北京的雞源、油、麵、鹽、菜及北京的雞飼料行業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經過總體分析,得出結論:肯德基打入北京市場,每隻雞雖然是微利,但消費群巨大,仍能贏大利。果然,北京的第一家肯德基店開張不到300天,就贏利高達250多萬元。

在社會發展如此複雜而且多變的今天,信息量已經爆炸性地劇增,信息對於預測和決策的意義就顯得更加重要。今天的管理幹部所麵臨的問題往往十分複雜,牽涉的因素很多,需要大量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信息的意義就顯得十分突出了。由於缺乏信息而導致決策失誤的教訓也很多。

上海有一家保溫瓶廠,花了十年時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成功研製了以鎂代銀的鍍膜工藝,事後才知道該項發明專利早在1929年就由英國一家公司申請了。信息不足,尤其是關鍵性信息的缺乏,使企業吃了大虧。

現今是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長,因此,如何在紛紛繁繁的各種喧囂聲中尋找到你所需要的信息,是每個企業、每位管理者必須解決的問題。對於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可以不惜巨資建立自己的情報網和信息處理中心,一般的公司也可以向信息谘詢公司和信息開發公司等專門機構求助,那些財力人力都不夠的小公司又該怎麼辦呢?其實不必擔憂。今天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缺少慧眼識真金的人才。隻要做個有心人,時刻注意聽、看、讀、問,電視、電台、書報和旁人那裏就有信息的金礦等待你去發掘,在必要的時候再做有重點、有目標的搜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