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正確處理信息的不對稱
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市場的運行可能是無效率的。
——喬治?阿克洛夫
信息不對稱這一概念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莫裏斯和威廉?維克瑞提出來的,他們指出信息在相互對應的經濟個體中呈不均勻、不對稱的分布狀態,即在商業活動中銷售者和消費者對於產品的信息占有量不相等,銷售者比消費者更了解產品的質量。從經濟學方麵解釋,就是指交易一方對交易另一方的了解不充分,使雙方處於不平等地位。
從理論上講,人們對任何事物的認識都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隻是不對稱的程度不同而已。而在企業管理中,信息不對稱是造成管理者決策錯誤的根源,由於對對象的認識不正確,掌握的信息不完整、不及時,造成管理者在決策時帶有很大的風險性。
信息不對稱存在於生活的每個角落,在喧鬧的城市交通環境中穿行,各種各樣的車輛排放著大量的汽車尾氣,造成空氣中彌漫著無數對人體有害的化合物,但我們看不到,我們看到的是看似明朗的天空,我們似乎也沒有聞到什麼異樣的氣味,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沒有受到惡劣環境的傷害,我們甚至在無意之間忽視了這個問題的存在。
但我們需要做的決策是,是否需要對目前城市的空氣汙染現狀采取一些必要的治理措施,但是我們沒有掌握足夠的信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就出現了。
有人會說這個問題應該由城市的環保部門來解決,但是這裏又出現了另外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他們是否值得信任?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又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
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同樣充斥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麵,信息不對稱對企業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麵。
1.對於決策的影響
企業的管理者作出的決策,需要搜集到足夠的相關信息,在仔細分析合理預測的基礎上才能夠進行。而信息的搜集過程就是基層信息的彙總上報,與管理者的執行狀況檢驗,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各種複雜的程序容易引起信息不對稱情況的發生。比如管理者並不一定完全了解員工在想什麼,他們的需求是什麼。他隻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這樣就很容易引起雙方意見的不一致。所以不對稱信息容易導致決策的不完全合理性。
2.對於執行的影響
這一點與上麵一點本質上是一致的,由於基層工作人員的任務執行是依照管理者的要求而來的,在傳達命令的過程中,容易存在理解偏差,這些也會導致執行的具體過程與管理層的本意不完全一致,從而降低企業的經營效率。
3.對於考核與激勵的影響
考核是企業按照製度依照各種規定來評價員工的素質以提高員工工作質量的一種方式。激勵則是在考核的基礎上給予員工獎勵,從物質等方麵激勵員工。績效考核是建立於信息的合理收集和分析基礎之上的,由於信息自下而上的收集過程中容易存在損耗和變形,信息不對稱現象對於考核的公正性也有著一定的影響。由於績效考核指標難以量化,所以很難及時準確地用簡單的考核指標來衡量員工。如果考核者對綜合信息的掌握不係統、不全麵,甚至有較大偏差時,考核就會產生不適當的刺激作用,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4.對於企業關係的影響
這裏的企業關係,是指企業與顧客的關係,企業與供應商的關係,企業與金融機構的關係,企業與社會的關係等等。信息是企業進行各項經營活動的基礎,無論企業從事哪一類業務,都是在一定信息基礎上進行交易的,所以信息的不對稱性一定會阻礙企業正常運轉。
顯然,信息不對稱在企業內部的存在從各個角度都在影響著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所以怎樣減輕它所帶來的影響是管理者必須要考慮的。
各個企業對於如何減少信息的不對稱似乎采用過很多方法,比如加強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改善公共媒介的傳播效率,強調新聞等機構的監督作用等等。但是,真正能通過自身努力來改善情況的就在於有效的溝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