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做對必須要有好心態 不要盲目追求完美(2 / 2)

為什麼方鼎工作態度如此嚴謹,下屬工作質量卻低下了呢?為什麼方鼎得不到大家的理解?

其實,方鼎對工作嚴格要求的態度並沒有錯,錯的是他過分盲目地追求完美。對於任何事情,企業領導者要求下屬隻能做得更好,不可能做得最好。如果過分地追求完美,事情的結果反而走向它的反麵。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坦然地向公眾承認,如果他的決策能夠達到75%的正確率,那就達到了他預期的最高標準了。羅斯福尚如此,我們又何必一味苛求呢?

有一個富翁因為實在太富有了,所以凡事都要求最好的。有一天他喉嚨發炎,這不過是一個小毛病,任何一位大夫都可以看得好,但是他什麼都要最好的,他一定要找到一個最好的醫生來為他診治。他花費了無數的金錢,走遍各地尋找醫病高手,他跋山涉水一地一區地走,每個地方都告訴他當地有名醫,但是他認為別的地方一定還有更好的醫生,所以他又繼續再找。直到有一天他走到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扁桃腺早已惡化成膿,病情變得非常嚴重,必須馬上開刀,否則性命難保。但是當地卻沒有一個醫生,這個富有的人,居然因為一個小小的扁桃腺發炎而一命嗚呼!

不必盲目地追求完美,這樣隻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一個完美的人,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可憐的人,他永遠無法體會有所追求、有所希望的感受;他永遠無法體會別人帶給他一直夢寐以求的東西的喜悅。一個有勇氣放棄他無法實現的夢想的人是完整的。當你接受現實的不完美時,當你為生命的繼續心存感激時,你就能成就完整。

不必過分追求完美。管理一個企業,做好一份工作,講究的是成效,隻要你盡了力,而且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就無須再一味追求所謂的“完美”。

那麼我們如何來摒棄完美主義思想,不盲目追求完美呢?

首先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客觀地看待各種事物。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不是靜止的,都在不斷發展和變化著。今天的最好不等於明天的最好,昨天的美不等於今天的美。特別是在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絕不能靜止地認為什麼就是最美、最好、最完善。

其次要有樂觀的心態。

不完美也值得我們為之高興。在看待一個事物時,隻要我們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把美好的方麵加以放大,把缺憾的方麵有意縮小,這個事物就會在我們的內心裏趨於完美,這也正是情人眼裏出西施的道理所在。

再次,沒有最好,但有更好。

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時,隻要我們抱著“沒有最好,但有更好”的態度,用心做事,隻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就值得我們滿足和高興。對於那些缺憾,我們隻要把它當作教訓,引以為戒,並以此來激發下一步行動,完全不必把它過於放在心上。

那些盲目追求完美的人被害怕失敗的焦慮、壓力束縛住了手腳,他們固執刻板,不僅給自己,也給他人設定了一個很高的標準,非要達到不可。其實,這樣隻會使事情變得更糟,要做對就一定不能盲目地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