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誌:來自甘肅、寧夏的消息:他們發現的病人所在的列車或者飛機始發地都是北京,你對他們有什麼樣的承諾?可以有什麼樣的承諾?
王岐山:我和劉淇同誌已經給各省、市、自治區的書記、省長、市長、主席寫了公開信,為此給他們帶來的影響請他們給予諒解和理解……
王誌:但是公開信發出以後,我聽到這樣的消息:在北京的周邊地區,有人把北京的道路切斷了。當時你心裏的感受是什麼?
王岐山:這個中央已經嚴厲製止,絕對不允許,北京郊區也有這種個別地界,我們也在嚴厲製止,我的感覺是他們反應過度。
既然有很多針對性的政策,那我就問些具體的,看你所說的政策是不是真的那麼有針對性。於是,王誌問了醫院的情況,問了農民工的情況。緊接著話鋒一轉,既然各方麵都做得很到位,那為什麼北京周邊的道路有人給切斷了,“當時你心裏的感受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就是等著你的話把兒,專找你的漏洞。隻要不能自圓其說,那前麵說的就都露餡兒了。
王誌:作為一個市長,您是讚同市民呆在家裏還是按照正常的秩序生活?
王岐山:我覺得現在一個最大的自我保護狀態就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活動,我以為隻要透風條件非常好的場所不是不可以去的。……
王誌:現在很多商店都關門了,很多行業都受到影響,您當市長不是要當一天兩天,非典之後的事你想到過嗎?經濟會受什麼影響?
王岐山:經濟肯定會有點影響,看時間長短,疫情如果三五個月之內解決的話,就不會受很大影響。工廠又沒停工,主要是商業受些影響,但也分是什麼商店,醫療衛生用品、消毒衛生用品的銷售,包括醫療器械的進口是大批量的。
“您當市長不是要當一天兩天,非典之後的事你想到過嗎?”這樣問題很有延伸性。王岐山臨危受命,主要的工作自然是眼前的非典,但是非典的影響是長期的,王岐山作為市長的工作也不僅僅是非典一件事情。大家都在忙著抗擊非典,這樣的問題具有警示作用,作為市長要考慮全局和以後,而不僅僅隻是眼前。
王誌:北京也出現過搶購的情況,能不能保證供應?這也是市民非常關心的。
王岐山:我覺得絕對沒問題。我發現我們整個商業隊伍應急、應變和調度能力在中央的支持下非常之強,搶購也就一天半的時間就平息了。
王誌:您對市民怎麼說,您對這場抗擊非典的戰鬥有信心嗎?
王岐山:……我的心情很沉重,我總希望盡快讓市民從這種恐懼中解脫出來,……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這是他們能夠做到抵禦傳染的最好辦法。我將為他們創造環境,他們自己也要注意。
盡管政府出台了很多的措施,但是搶購現象還是說明市民的恐慌情緒還在繼續,甚至還有可能蔓延。針對這種現象,王誌才會直接提問,卻不忘在最後加一句“這也是市民非常關心的”來強調,加重問題的砝碼。
一些措施可能會馬上顯現作用,很多的措施都需要時間才能顯現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市長的信心將直接關係到呈現給市民一個怎樣的明天。所以,王誌撇開那些政策和措施,直接問及市長本人的態度,直接逼著市長來表態。
中央電視台曾罕見地開過一個王誌作品研討會。王誌的采訪風格被同行們稱作“質疑”風格。他對此表示同意:“我認為質疑是揭示真相的捷徑。”王誌犀利的質疑態度以及帶著細節提問、探究對方心靈的精神,是他能夠真正走進被采訪者心裏,打開對方心門的犀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