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均益分別敘述了自己的完美主義表現、理想主義追求、現實主義選擇,沒有絲毫的高談闊論,完全是從自己的日常工作談起;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完全是自己的真實想法,平實得讓人有些不太敢相信。最後,很巧妙地過渡到去巴格達采訪戰爭未遂的事情,用觀眾的反應和朋友的反應作對比,算是正麵為自己“開脫”,暗示有些現實的情況是觀眾所不了解的。盡管他沒有明言這種現實的原因是什麼,但他真誠的態度也贏得了人們的理解和原諒。
有網友問:您最欣賞的主持人是誰?
水均益:鬥膽說句實話吧,是我自己。雖然現在我還不是最棒的,但我有成為最棒的潛力,而且我也有成為最棒的野心和追求。我相信我會的,我也相信我不會讓很多支持我的朋友和觀眾失望。
雖然是鬥膽,卻分明讓人感到了萬丈的豪情和真實的野心,這樣鬥膽與其說是希望和願望,不如說就是貨真價實的自信和對職業的自豪。
2001年12月25日,水均益受聘為武漢理工大學兼職教授,這位曾在巴格達最前線,冒著導彈從頭頂飛過的危險,眼睛都不眨,從容進行新聞戰況報道的主持人用“誠惶誠恐”來形容自己接過聘書時的心情。在隨後的報告會上,他坦承、平實地和師生交流,打動了所有在場的人。
他這樣闡述自己的愛國熱情。他說:
“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事實是不可改變的。”當有學生問水均益會不會出國時,水均益這樣回答:“出什麼國啊,我是不想出國的。按我的性格,我寧可光著膀子在北京胡同的路燈底下看別人下棋,為別人支招。我覺得這才是我的生活。”
水均益認為國家是唯一的,是不可選擇的,這樣的表達可見其徹底的“中國心”,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而且用“我寧可光著膀子在北京胡同的路燈底下看別人下棋,為別人支招”這樣非常有中國式生活化場景的比喻來展現自己的坦誠。
麵對自己鍾愛的事業,他說:“憑著我的實力、對工作的熱情,幹好我目前的工作還是比較有信心的。據說男主持人頭發銀白了特別好看,希望我能幹到那個時候。”
水均益1984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外國語言與文學係英美文學專業,他遵從自己的意願選擇了做新華社記者的職業。1989年被派往中東任駐外記者。1993年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招聘主持人時,他又一次抓住機遇。
水均益的話說得很委婉,甚至是一種調侃,但是讓人會心一笑的同時又感到了沉甸甸的自信和力量。可見他對記者這個職業的熱愛之深。
麵對自己的親人,他說:“一個人活著要快樂,要愛自己的父母親人。”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道出的是對親人的摯愛深情。他是這麼說的,他也是這麼做的。
以上隻是一些水均益接受采訪的片段,但是僅從這些片段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真性情:他麵對那些具有世界影響的政治人物的自信睿智、滔滔不絕、機敏尖銳;他麵對普通觀眾時的坦誠、平實、真誠、灑脫,讓人們看到了一個真性情的“交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