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水均益——沉穩冷靜的精妙分析 傾聽也是一種交流(2 / 2)

當然,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乒乓效應”,就是指聽人說話的一方要適時提出許多切中要點的問題或發表一些意見感想,來響應對方的說法。還有一旦聽漏了一些地方,或者是不懂的時候,要在對方的話暫時告一段落時,迅速提出疑問之處。

4注意抓住關鍵詞。

關鍵詞,指的是描繪具體事實的字眼,這些字眼透露出某些訊息,同時也顯示出對方的興趣和情緒。透過關鍵詞,可以看出對方喜歡的話題,以及說話者對人的信任。另外找出對方話中的關鍵詞,也可以幫助我們決定如何響應對方的說法。我們隻要在自己提出來的問題或感想中,加入對方所說過的關鍵內容,對方就可以感覺到你對他所說的話很感興趣或者很關心。

5抓住對方的主要思想。

一般的談話,說者為了使話聽起來不那麼枯燥,說得更動聽,更有美感,都會修飾自己的語言,都不會是那麼直截了當的,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因此,不要被這些個別枝節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而忽略掉對方談話的實質。一個好的傾聽者應該是能從對方哪怕邏輯不清,條理混亂,修飾連篇的話中抓住對方談話的主要意思的。必要的時候,可以簡單地複述一下對方內容,並請他糾正。這樣將有助於對對方談話內容的準確理解。另外,有些人談話時常常帶口頭語或做一些習慣動作。對此,應不必太在意,更不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應將注意力放在對方談話的內容上。

6聽懂話外之音。

有的時候,人們並不會直接將自己的意思表述出來,他們會采用一些委婉的方式來暗示,如果我們隻聽對方的字麵意思,那就很可能不能理解對方的真正意圖。比如,對方說:你冷不冷?這句話表麵上的意思是:你現在感覺溫度是高還是低,是否感覺到有點冷?而他的言外之意則可能是:我有點冷,你能不能把空調溫度調高點?所以你要傾聽到位,才能理解對方的意思。

7讓思考與談話相適應。

傾聽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真正把握對方的真實意思,這就需要發揮思考的作用,邊聽邊思考,把對方的談話及時轉化成自己的想法,然後才能有針對性地做出回應。如果對方在談話時,你心不在焉,不動腦筋,對方談話的內容又記不住,不得不讓對方重複,那麼就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8暗中整理,提出結論。

在和別人交談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記住對方的每一句話,事實上也未必有這個必要,所以,我們隻要暗中整理出重點所在,熟記對方想說的重點和主要的想法即可。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幫助我們繼續提出問題。如果我們能指出對方有些地方話隻說到一半或者語焉不詳,說話的人就知道,我們一直都在聽他講話,而且我們也很努力地想完全了解他的話。我們還可以利用詢問的方式,來讓他知道我們對談話的內容有所注意。

9接受說話者的觀點。

傾聽的很重要一點是接受說話者的觀點,否則就無法和對方建立融洽關係。很多時候,我們持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但是要知道,每個人都有堅持自己想法的權利和自尊,而且交流不是辯論賽,所以,尊重說話者的觀點,可以讓對方了解,我們一直在聽,而且我們也聽懂了他所說的話,雖然我們不一定同意他的觀點,我們還是很尊重他的想法。

10體驗對方的感覺。無論是談論一件高興的事情,還是悲傷的事情,在談論的同時都會帶有自己的感情和體驗,這使談論的內容更容易打動人。傾聽也是一樣,想想看,對方在談論一件讓自己感到很悲傷、很難以接受的事情,而作為聽者的你卻是一幅興高采烈的樣子,那對方除了認為你在幸災樂禍不會想到別的了。所以,隻有體驗說者的感受,你才能更好地理解對方的意思。你必須注意對方說話時的聲調、態度、表情、手勢等,以便充分了解對方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