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在說話時還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凡事“不可能”。無論對方說的是什麼,他的開口話總是“不可能”,不管他隨後發表的意見是真的和對方的不同,還是根本就是一致的。比如:
一方說:“昨天我帶兒子去遊樂場了,人真是太多了!”
沒等對方說完,另一方馬上接話:“不可能!”
無論對方的話是真是假,你的“不可能”都讓他自尊心受挫,自然也就懶得再說下去了。因為他知道,不管他後麵說什麼,你都會直接投反對票的,那就幹脆閉口不說。事實上,這就是讓人討厭的口頭禪。當然,不是所有的口頭禪都那麼討人厭的,如果把“不可能”變成“是真的嗎”,那效果就明顯不同了:前者是否定,後者是肯定和鼓勵,會激起對方的表達欲。但是要注意,不能總是在對方說完一句話後都問“是真的嗎”,要靈活運用,否則也一樣會變成討人厭的口頭禪。
質問和討厭的口頭禪都是一種不好的說話態度,都會導致談話的終止。所以,養成良好的說話態度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對別人說的話表現出興趣。
和別人交談時,即使對方的話你不感興趣,出於禮貌你也要裝作有興趣聽對方說話。當然,如果真的讓你無法忍受,可以巧妙地找個借口轉換話題,或者借故走開。切記不要在和對方交談時有玩手機、摳耳朵、東張西望、晃動身體等動作,否則別人會感到受冷落,甚至自尊心受到傷害。對別人的談話內容充滿興趣,體現了對他們的尊重。
2說話要友善和氣。
即使不讚同對方的意見,也沒必要表現出不屑、冷淡,甚至鄙視的態度來。就像大詩人泰戈爾說的,盡管我反對你的觀點,但我堅決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交談就是為了交流思想,所以,尊重對方是前提。麵對不同意見,要表現出友善和氣來,即使無法達成一致,也至少不會傷了彼此的關係。
3談話要輕鬆、快樂、幽默。
真誠的、溫暖的微笑,快樂的、生動的目光,舒暢的、悅耳的聲調,就像明媚的陽光一樣,使一切欣欣向榮,使談話進行得生動活潑,使大家談笑風生、心曠神怡。幽默是很好的潤滑劑,但幽默感需要慢慢培養。
4學會適應別人。
並不是每個人都和自己趣味相投的,如果隻和自己對脾氣的人交往,那就會不斷縮小自己的交際圈。隻有試著和更多的人交流,才能開拓自己的交際圈。而這時候就不能以自己的脾氣為導向了,要學會適應別人的口味,要能調節自己去遷就別人的興趣與習慣。
5謙虛有禮。
這是交談的基礎。但是謙虛有禮不是虛偽地說一些客氣話,也不是有意識地順著對方的意思說,而是以尊重、關心對方的需要為前提,同時對自己嚴格要求,虛心地聽取別人的意見,關心別人的感受和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