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 / 2)

魏忠賢通過打擊政敵東林黨人,搗毀天下書院以控製輿論,搜刮民脂民膏,挖空了大明朝的根基。與其說崇禎帝朱由儉是從荒唐皇帝哥哥朱由校手中接過帝位的,不如說他實際上是從魏忠賢手中接過大明江山的。麵對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一心求治的崇禎已經回天無力。

魏忠賢為了私利,挖空了大明朝的根基。無論內憂,還是外患,都已經種下,大明朝的倒下,成了曆史的趨勢。魏忠賢顯然大大加劇了明亡的進程。

魏忠賢堪稱中國宦官史上的第一人,人稱“九千歲”、“並帝”、“站著的皇帝”,他孫子輩的明熹宗朱由校不過是一個供他玩弄的木偶,他以至卑的破產無賴身份和閹宦身份獲取了至高無上的地位。通過魏忠賢、客氏、明熹宗朱由校、依附魏忠賢的幹兒義孫和東林黨人等和與他相關的人物為我們揭密了皇權專製體製下人性的真實麵目,揭秘了專製體製下皇帝、宦官、女人和權奸弄權的秘密,同時也為我們展現了有曆史責任感的東林黨人等正直朝臣和窮苦百姓的悲慘命運。

魏忠賢和他的黨羽們對權力、財富和美色的貪婪掏空了大明朝的基礎,直接導致了孜孜求治的崇禎回力回天,國破身亡。

通過魏忠賢這個專製體製下的典型人物,可以揭秘專製體製下真實的人性,同時為我們展現了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也就是從萬曆到崇禎這明末四朝錯綜複雜的宮廷鬥爭、政治鬥爭和社會矛盾。

崇禎帝把明亡的責任都推給了閹黨和權臣們,這顯然是有失公允的。事實上,明朝的掌權的宦官不止魏忠賢,還有英宗時的王振、曹吉祥,憲宗時的汪直,武宗時的“八虎”之王劉瑾、穀大用等,萬曆時的馮保,崇禎時的王承恩……魏忠賢隻是一個登峰造極者。無論崇禎帝的爺爺萬曆、他的父親泰昌皇帝,還是他的哥哥天啟皇帝,甚至上溯到明太祖朱元璋,都有責任。

當設計用閹宦製衡內閣從而達到統治億萬臣民的明朝皇帝們洋洋自得於荒淫享樂的春夢中時,他們也被權閹和權臣們大大利用了一把,這些人終於掏空了大明朝賴以存在的根本——官心和民心。當東林黨一個個倒下,天下書院一個個被毀,百姓們被壓榨得賣妻賣子時,大明朝就已經從天下士人和老百姓的心中倒塌了。

崇禎想把一個正在倒塌中的大廈扶起來,又怎麼可能呢?

魏忠賢的人生啟示我們:當一個有智慧的人的私欲膨脹到極點時,他能夠操縱一切,同時他的私欲也將毀掉一個時代、毀掉一個王朝和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