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和客氏長期在朱常洛的東宮供職,但在萬曆皇帝和泰昌皇帝在世時,後宮最有權力的女人是鄭貴妃,魏忠賢和客氏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勾結在一起宣揚“委鬼當朝立,茄花滿地紅”這樣的讖語。
16歲的天啟小皇帝朱由校一即位,作為小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客氏是小皇帝的乳母兼情人,魏忠賢則是小皇帝長期最親近信任的老仆),他們的真實麵目立即暴露出來。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說的是正常女人的性需要特點。何況是丈夫早死、寡居多年的客氏呢,當時的她必然有著極大的性需要、性表現力和性吸引力。
客氏公然敢於“邀上淫寵” ,看似違背儒家的倫理道德,但從人性的角度來考察,並不奇怪。小皇帝朱由校即位不過十天,就尊封客氏為“奉聖夫人”,出入形影不離,其曖昧關係昭然若揭。
而她的“對兒”(也叫對食,宮中女侍與男侍結成的吃飯和政治夥伴)李進忠也被恢複原姓“魏”,並獲賜名“忠賢”,魏忠賢正式浮出水麵,登上政治舞台。
小皇帝熹宗朱由校即位後,為了褒獎魏忠賢昔日的陪玩功勞,更為了討“奉聖夫人”歡心,把魏忠賢提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掌東廠太監。魏忠賢的官銜有一長串,皇帝敕諭中他的職務全稱是“總督東廠官旗辦事、提督禮儀房兼管惜薪司內府治用庫印務、司禮監秉筆太監” 。後來,西山碧雲寺魏忠賢墓碑上記載的他的全部職務是“欽差總督東廠官旗辦事,掌惜薪司、內府供用庫、尚寶監印,司禮監秉筆,總督南海子,提督寶和等店太監”。
“欽差總督東廠官旗辦事”是東廠的最高首腦,魏忠賢在位時曾組織了一支一萬多人的宦官武裝。東廠,是明朝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機關,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地點位於京師(今北京)東安門之北(一說東華門旁)。明中葉後期錦衣衛與東西廠並列,活動加強,常合稱為“廠衛”。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隻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準,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幹政之端。
提督:領導監督。提督禮儀房指他主管禮儀。
他還是後宮四司之惜薪司主管,惜薪司掌管宮中所用柴炭和二十四衙門、山陵等處內臣柴炭。
“內府供用庫”主管後宮的後勤供給財權。
“尚寶監”掌管寶璽、敕符、將軍印信。
寶和三店:《明史?職官誌》無記載,不詳。疑為保和三殿,即保和、太和、中和三殿,這裏指魏忠賢負責三大殿事務,實質上獨攬了朝政。
在以上職務中,最重要的是“司禮秉筆太監”。“司禮秉筆太監”掌管批閱奏章、書寫詔書、宮廷禮儀等。明朝太監機構有十二監四司八局,其中司禮監是明朝內廷管理宦官與宮內事務的機構,為整個宦官係統中最高權力機構,其職責是代替皇帝批閱公文,也就是代行皇權,“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明中葉以後權勢極重,權利相當於外廷宰相,在六閣之上,實際是代行皇權。“司禮監秉筆太監”本是明朝宦官機構的最高權利機構司禮臨的副職,或者說是二把手。但魏忠賢任職時是個例外,由於他目不識丁,不能勝任一把手“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職位,就自願屈居二把手,把名義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交給他的心腹王體乾來做。而他才是實際上的一把手。王體乾什麼事都要向魏忠賢請示,他隻是魏忠賢的走狗。
可以說,魏忠賢獨掌了外朝內廷的軍政財務大權,相當於實際的皇帝,“站著的皇帝”,因為天啟皇帝不喜歡政治,什麼事情都交給魏忠賢去處理。他是朝政決策的實際首腦和國家秘密警察東廠的最高首領。同時,他還把惜薪司、內府供用庫、尚寶監、南海子、寶和三店等五處重要的內官肥缺幾乎占盡。
實際上,魏忠賢的權勢還要大得多,在天啟朝的最後幾年,他已經成為大明帝國的實際主宰者、天熹小皇帝朱由校的全權代理人。
那麼,出身於市井無賴的魏忠賢又是如何成長為天熹王朝的實際統治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