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定義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的七大簡化原則(2 / 3)

原則三:利用“安全邊際”避免損失。任何一個投資者都無法避免因股市周期處於低穀時帶來的虧損,但是價值投資法卻可以讓投資者將虧損降到最低點。隻要能使虧損最小化,投資者就能獲得跑贏大盤的報酬率。事實上,各種研究都證明,在相對於市場水平較低的價格位置買進股票,假以時日都能獲得優異的報酬率。但股價多低才算便宜,卻並沒有一個明確標準。如果你對自己的評估方法有絕對的信心,隻要股價低於你所認定的公平價值時就可買進。但為了安全起見,可以給自己設一個緩衝價格,其區間越大越好。格雷厄姆於1949年著文時稱這種緩衝價格為投資人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如果公司每股價值15元,投資人就決不應該在價格跌到14元時就迫不及待地搶進股票,這種策略唯有在你的評估完全準確時才管用。投資者應該給自己預留足夠寬的錯誤邊際,以此來彌補分析研究上可能存在的不足。獲利最大化的關鍵就在於善加利用股價大幅跌破公平價值後的機會才最後買進。格雷厄姆指出,在購進事實出現後,投資人很容易為自己買進價格超出價值的股票尋找合理借口,但這些理由通常是主觀的,反映了投資者絕不認錯的心態。所以,正確投資的關鍵,就要為自己可能犯的錯誤預留足夠空間。

原則四:采取“待售"觀點。格雷厄姆曾說,將投資當成是做生意,才是最有智慧的。做生意,就要嚴格遵循健全的市場和商業法則,隻有這時,投資才是沒有激情的。我在我已出版圖書和博客裏,一直建議投資人應把自己扮演成企業主角色,確切地知道公司是否真如報價一樣值錢。我認為,過分關注股價上下波動反而會忽略對公司內在質地的關注,套用格雷厄姆的話說:“華爾街從來不曾問過‘這家公司到底值多少錢?’然而,這才是買股票時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如果某商人被要求以一萬美元買下某家公司5%股權,那麼他心中應該盤算如果買下整家公司,就需要付出二十倍的價錢,也就是20萬美元。那麼,20萬美元相對於一萬美元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你勢必考慮以此價格買進這家公司是否值得的問題。”同樣,用此放大效應的方法來評估一家你投資買入的股票,無疑將有助於對於這家股票所屬的上市公司的價值評估。顯然,價值評估自然不應以公司股價的單日隨機波動來作為依據的。

原則五:堅持到底。我們應該在股市上不難見過太多的投資人把理智扔在一邊,瘋狂地買進股票,僅僅是因為此家公司剛剛宣布了要重組消息,或者僅僅是一些朦朦朧朧的消息,而不管這種重組實質內容究竟是什麼,是不是為了拉高出貨?我們也見過年邁的投資人從退休金存款裏拿出5萬、10萬元,甚至更多的錢買進一些連公司名稱都念不出來的股票,更不要說對公司質地的實質了解。更多的草根投資人則隻是根據每天成交量的形態來進行股票買賣。有的人還隨身帶著股票機,生怕自己錯失了“良機”。基金或證券也喜歡推出各種各樣的股票組合,新方法、新係統、新預測軟件層出不窮,迫使投資人身不由己地參與其中。但是這些被耍弄的投資者就是不知道,股市中唯一被證明有效的就是隻考慮所投資的標的公司的真實表現,任何新聞事件隻會促使股價短期的起伏不定,但改變不了股價的長期走勢,因為公司的價值增長與否最終決定了股價的走勢。研究也一再表明,隻要計算出公司真正的價值並在該價格以下果斷買進,投資人才能戰勝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