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定義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的七大簡化原則(3 / 3)

以價值為基礎的投資方法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在低於公司真實價值的價位買進股票,不論利率高低、經濟盛衰、貨幣強弱如何,不為一時的經濟震蕩所動搖,堅持自己的信念,必有驚人的回報。就如同巴伯森(Roger Babson)曾經說過的:“許多投資方法都在運用一段時間後相繼失效,但隻有價值投資法是唯一值得一提再提的,因此這種方法被看成是最為穩妥可靠的。”

原則六:反向操作。就在人們每天夢想著賺進大筆財富的時候,價值投資者卻在善加利用價格被低估的資產,他們從別人愚蠢地拋售股票中發現獲利的價值,以遠低於真實價值的價格大筆買進股票。20世紀50年代,巴菲特操作無人問津的股票,且以三四倍本益比的股價大進大出;傳奇基金經理人內夫在市場無情地拋售克萊斯勒和花旗銀行股票時卻大量買進;彼得?林奇則買進所有同行不屑一顧的消費性產品股票,從此使麥哲倫基金(Magellan Fund)成為傳奇神話。所以,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價值型投資人,不管別人怎麼看,都必須堅持自己既定的投資原則,堅守對於一家經過自己認真研究的投資標的公司的立場和看法。詹姆斯?戈德史密斯(James Goldsmith)曾說:“如果你看到花車才想到要去加入遊行行列,那就未免太晚了。”

然而反向操作的投資人並非是機械式地逆勢而為,他們唯一能與市場大眾反向操作的狀況應為:(1)股票市場對於事件的心理反應似乎已到了瘋狂的極至;(2)對於公司財務資料的分析大家都錯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當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持時,千萬不要與市場對立。

原則七:忽略市場。股市中的芸芸眾生若不為媒體信息而左右實在難能可貴,而這正是成功投資人的重要個性特征。這樣說並不是說他們不需要關心信息,而是說他們要關心的焦點應聚合在公司長期發展潛力上而不是下個月或下一季度會發生什麼事上。這裏,作者想努力提供給投資人的最好建議是,不要輕易聽信經紀人、經濟學家、分析師、市場策略師和新聞媒體的話,因為這些所謂“專家”隻會蒙蔽你的決策力。而你要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當發現市場中有低於價值的的股票,便大膽買進,決不為當前的市場局勢而猶豫動搖。投資人應學會分辨信息真偽,而不是將精力徒勞無益地耗費在利率、通貨膨脹、市場“脈動”、最新失業率報告,或是什麼指數平均線上,這些事件與一家公司是否具備令人難以抗拒的高價值毫無關係。決定價值最有力的要素就在於重視人人都可得到的公司財務報表,以及公司在市場上的長期表現,這較之經濟學家、分析師等能告訴你的不知要重要多少倍。

同樣,市場行情與公司真正的價值也毫不相幹,唯一決定價值的隻能是公司的獲利表現,而不是市場期望給這個表現定價的方法。不論大盤指數上漲或下跌可能帶來什麼樣的震蕩,都不應該成為投資人做出買賣決定的依據。在股市中,有太多的投資人因為總是在尋覓進場時機,結果反而迷失了自己。他們也因為所謂的市場專家“不要買進”的建議而錯失了買進好公司股票的最佳時機。更糟的是,有些投資人依照每天市場股票的跌幅來決定自身的買賣與否,並設了所謂的止損點,但你又怎麼能夠知道這隻股票跌到何時才為“跌無可跌”,此時的止損點又有什麼意義?總之,隻要公司的價值仍然比投資人所買進時的價格高,就應該堅決忽略市場中其他投資人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