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定義價值投資 市場真的可以預測嗎?(1 / 3)

第一章 定義價值投資 市場真的可以預測嗎?

市場到底是否可以預測?這個問題和我們每一個投資者的投資決定和投資行為也有著重大關聯度,因此也必須弄清楚。

市場預測和許多諸如自然界是否可以預測,天氣是否可以預測,社會是否可以預測等等,是相同的問題。本書作者的回答是,任何趨勢預測是可能的,但要預測到精確卻不可能,如果真有什麼"精確"預測的話,那也隻是概率統計的一種特例。一個老婦中了千萬巨額彩票,並不是她預測精確的結果,而隻是她遇到了一次小概率事件,讓她再來一次,可以說獲得巨額彩票的肯定不是她,而是其他什麼人。同樣,如果所有的人都能進行精確預測,那麼,相信就不會有各類飛機失事等慘劇的發生。學者或分析師因為對市場熟悉的緣故可以對投資市場作出一兩次判斷正確的預測,但這並不表明他們對每一次市場事件都能做到精確無誤,在更多情況下他們的預測可能和實際差之千裏。

說趨勢預測是可能的成功例證很多。1983年,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一書裏,美國學者阿爾文?托夫勒闡述了他的浪潮原理,書中分析,人類第一次產業浪潮發生在公元10000年以前,人類從此進入了農業時代。(注 阿爾文?托夫勒 ,美國著名未來學家。現擔任著名雜誌《幸福》的副主編。在記者生涯的磨礪中,對社會問題,特別是對人類向何處去的問題,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苦心鑽研,終於成為知名的學者。作為傑出的未來學家,托夫勒曾任羅素?賽奇基金會特約研究員,康乃爾大學特聘教授,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研究員,IBM和AT&T等跨國企業顧問,從事未來價值體係及社會走向的研究。托夫勒先生被人們喻為“窺視未來的眼睛”,其主要著作有《第三次浪潮》。) 第二次產業浪潮始於18世紀的工業革命。第三次浪潮是即將到來的信息時代。就在托夫勒出版《第三次浪潮》圖書10多年後,信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也就是這本圖書,成了那個年代中國年輕人的必讀書目,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約翰?奈斯比特在全球是與托夫勒齊名的美國未來學家,20多年前,在他撰寫的《大趨勢》的著作裏,他成功預見了網絡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注 約翰?奈斯比特,世界著名的未來學家,其1982年的作品《大趨勢》曾是風靡全球的暢銷書之一,被翻譯成57種文字在海內外廣為流傳,銷售了1400萬冊。 約翰.奈斯比特的閱曆豐富,他有著哈佛、康奈爾和猶他三所大學的教育背景,曾為美國前總統肯尼迪擔當主管教育的助理秘書,前總統約翰遜的特別助理。他在哈佛大學、莫斯科大學當過訪問學者,目前還是我國南京大學的客座教授,同時還是許多跨國大公司高層及政府高官的顧問。)

然而,無論是阿爾文?托夫勒還是約翰?奈斯比特,他們的預測都是建立在社會科學基礎之上的趨勢分析上的,和我們現在在中國A股市上看到的大量在做所謂“精確”預測的分析師的做法有著天壤之別。

其實,早在1926年,德國科學家威納?海森堡就提出了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從而宣告精確預測的死亡。海森堡認為,為了預言一個粒子未來的位置和速度,人們必須能準確測量它現在的位置和速度,顯而易見的辦法是將光照到這粒子上,一部分光波被此粒子散射開來,由此指明它的位置。然而,人們不可能將粒子位置確定到比光的兩個波峰之間距離更小的程度,所以必須用短波長的光來測量粒子位置。現在由普郎克量子假設可以得出,人們不能用任意少的光的數量,至少要用一個光量子。這量子會擾動這粒子,並以一種不能預見的方式改變粒子的速度。而且,位置測量得越準確,所需的波長就越短,單獨量子能量也越大,這樣粒子的速度就被擾動得越厲害。換言之,對粒子位置測量得越精準,對速度的測量就越不準確;反之,對粒子速度測量的越準確,對粒子位置就測量的越不準確。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提出了一個世界上不可回避的問題,即如果人們甚至不能準確測量宇宙的現在的態,就肯定不能準確預言將來事件!由此及彼,我們便不難推導出證券市場未來變化是不可預測性的結論來。

任何長期觀察巴菲特的人都知道他對於預測股市的看法是不要浪費時間。無論是針對整體經濟發展、市場大盤走勢,還是個別股票價格波動,巴菲特都強烈地認為預測未來對投資並不具有任何價值。過去的40多年裏巴菲特創造了巨額財富和傲人的投資業績,這一切都是靠大筆投資在少數績優股上的投資策略的結果。而就在同時,一般投資人卻從未專注標的公司基本麵的分析,他們瘋狂地追逐股票市場的走勢預測。巴菲特指出,唯一可以預估的是人性的貪婪、對未知的恐懼和愚蠢。而股票市場未來的發展卻往往是無法預測得到的。